上海市警局重案组办公室的窗户敞开着,初秋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进来,卷起桌上散落的几张案卷纸。
郑丹妮坐在办公桌前,指尖捏着“裂口女案”
的最终结案报告,逐字逐句地核对细节——张伟的审讯记录、现场证据链的完整性、法医部的尸检报告,每一项都要确认无误后才能移交检察院。
阳光透过窗玻璃落在纸上,将“案件已结”
四个字照得格外清晰,她轻轻舒了口气,刚想把报告放进档案袋,桌上的红色内线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郑队,我是接线处的小李!”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慌乱,背景里还能听到其他警员敲击键盘的声音,“刚刚接到报案,城郊废弃的红星停车场里,有人在一辆废弃汽车的引擎盖里现一具女尸,被密封胶带裹得严严实实,报案人是附近的废品回收员,现在已经吓得说不出完整的话了!”
郑丹妮捏着电话的手指猛地收紧,刚放松的神经瞬间又绷紧了。
她抬头看向办公室里正在整理线索的众人,声音清亮而急促:“所有人立刻停手,带上勘查箱和取证工具,五分钟后楼下警车集合!”
郝婧怡正把“裂口女案”
的照片归档,听到这话立刻放下手里的文件夹,抓起搭在椅背上的警服外套:“郑队,又是城郊?和上次裂口女案的位置有没有关联?”
“暂时不清楚,先到现场再说。”
郑丹妮一边说着,一边按下手机里的快捷拨号键,屏幕上跳出“王奕”
的名字。
电话接通的瞬间,她的语气已经恢复了冷静:“王奕,城郊红星废弃停车场,废弃汽车引擎盖里现女尸,被密封胶带包裹,需要你们法医部立刻到现场,带上韩家乐和徐楚雯,记得多带几副手套和防护装备。”
电话那头的王奕没有多余的寒暄,只简洁地应了一声“二十分钟内到”
,便挂断了电话。
郑丹妮收起手机,快步走到门口,看到蒋舒婷正帮张昕把勘查灯塞进装备包,姜杉和林舒晴已经拎着证物箱站在门口,农燕萍和朱怡欣则在核对现场需要用到的工具清单——经历过“裂口女案”
的磨合,整个重案组的行动早已形成了默契,无需过多叮嘱,每个人都知道该做什么。
五分钟后,三辆警车的鸣笛声划破警局大院的宁静,沿着主干道朝着城郊的方向疾驰而去。
郑丹妮坐在领头车的副驾驶座上,目光盯着窗外飞倒退的街景,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
红星停车场她有印象,那是十年前倒闭的老国企附属停车场,后来因为位置偏僻、设施老化,一直闲置着,平时只有附近的废品回收员会偶尔去那里捡些废弃零件,极少有人光顾——凶手选择在这种地方抛尸,显然是想尽可能拖延尸体被现的时间,反侦察意识不容小觑。
二十分钟后,警车缓缓驶入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路的尽头就是红星停车场。
生锈的铁大门歪歪斜斜地挂在门框上,上面喷着“禁止入内”
的红色油漆,早已斑驳脱落。
郑丹妮推开车门,率先走下车,一股混杂着铁锈、灰尘和腐烂树叶的气味扑面而来,她忍不住皱了皱眉,抬头看向停车场深处——几十辆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