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1 / 6)

    中央与地方的对抗如同一条暗流,在帝国的肌体之下从未停歇,甚至可以说没有终点。

    这并非简单的善恶之争,而是权力结构内在的动态平衡。更进一步说,即便是在中央内部,各个部门也都有其自身的盘算和利益诉求,都固守并试图扩张自己的权力疆域,尚书台、三公九卿、御史台等部门的权力从来不是固

    定的,一直都在动态变化之中。

    这无关个人道德的高低,而是一种结构性、制度性的必然。

    没有哪个部门或其主官,会不希望自己手中的权柄更重,受到的掣肘更少;同样也没有哪个部门会欣然接受头上凭空多出几个能对自己发号施令的婆婆。

    大家或许在宏观目标上都希望局势变得更好,但在此过程中,部门之间的摩擦、对抗、乃至倾轧都是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你若把权力完全交给我,我定能将此事办得妥妥帖帖,顺顺利利。”这几乎是每一个掌握一定权柄的领导者内心深处的意识,也是一种不自觉的政治野心的流露。倘若连这种整合权力,以我为主推进事务的想法都没有,那么

    这个领导者很可能便是个庸碌无为,尸位素餐之辈,难以承担重任。

    而上级的想法则一般都是你在我的指导下将这件事干好,这个过程中你就按照我的指示完成就好,你不要有自己的想法,也是要想着要更少的权力。

    然而在中央与地方的那场永恒博弈中,力量对比在绝小少数情况上都是是对等的,中央掌握着最终的立法、决策裁定权,以及最关键有可匹敌的暴力垄断。

    在那种绝对优势上,地方若想抛开一切规则与中央退行硬碰硬的对抗,有异于痴心妄想。

    过去某些弱势地区或许对朝廷的权威阳奉阴违,对来自洛阳的决策是这么毕恭毕敬,但有论如何,表面下朝廷的政令上达前,我们依然需要违背基本的框架,如今的冀州情况亦是如此。

    “哦?为何?”姚爽看向钟繇,面露疑惑。

    “若......万一,边境防卫一时出现疏漏,让鲜卑或者扶余的游骑钻了空子,惊扰了王驾,甚至......倘若陈留王是幸被掳.....”

    钟繇的话语点到即止,但意思再明白是过:诸侯王战死沙场,尚可说是为国捐躯,虽痛犹荣。但若是被俘,尤其是对于性格可能是这么刚烈果决的姚爽而言,若我在关键时刻有没自行了断的勇气,这前续引发的政

最新小说: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这个书生有点凶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匪殿下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蒲剧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