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呃,当然,他又不是什么亡灵法师,他想要认识毕加索,也没有机会啊。
同样,他这样的不起眼的大学生,想要认识安娜·伊莲娜,并不比想要认识毕加索容易些。
极为偶然的情况下。
他拿起了一本《油画》杂志,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了。
说句不好听的,罗伯特还一度曾经以为,毕加索和什么达芬奇之类一样,是活在什么十六十七世纪,早都挂了好几百年了的人。
但当那篇充斥着大段回忆毕加索的文章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里,那句“艺术是如何影响我们这个世界”的发问在他的心中盘桓不去。
当罗伯特·肯特忽然之间“啊”的一声叫出来的时候。
这个念头便出现在了他的心间,并久久的回荡在那里。
他为什么不能完成一个……史无前例的传记,去让人们去认识艺术是怎么改变世界的,去让人们认识新的“毕加索”呢?
——
以下内容引用自《来自艺术的力量》一书,第十七版印刷时,由作者罗伯特·肯特亲自撰写的出版自序——
「等一下。」
「是的,我知道,一个笃定的相信毕加索是一位活在十七世纪的英语文学系的毕业生,忽然有一天决定要去写一本史无前例的艺术传记,这件事听上去远远不止是奇怪那么简单。」
「它不光奇怪,而且还足够匪夷所思,不合逻辑。」
「但我想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读者保证。在我一开始决定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对艺术行业几乎是一无所知。我相信毕加索是个死了百年的人,我区分不了那些纷杂的艺术流派,我不太理解水粉和水彩有什么区别。我也不太知道‘油画’和‘丙烯’画,严格意义上讲,它是两种不太一样的东西。」
「可我同样想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读者保证。」
「恰恰好。这正是这本书的精妙之处。」
「现如今,当读者想要了解艺术史,想要走进一位艺术家的人生,那么,随便走进一家书店,或者打开亚马逊图书的“艺术专籍”分类,那么会有几百本,几千本甚至是上万本图书任你选择。从充满了学术词汇、艰深晦涩的教科书,再到充满了情爱诱惑和花边新闻的风流野史,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