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如同最精密的尺子,扫过路旁一株形态奇特的古松——树龄至少三千年,树干虬结处有七道天然雷纹。
又掠过山涧旁一块半没入泥土的青石——石质温润如玉,隐带星芒,内含微弱水灵之气。
他如同一个无声的记录者,将沿途所见一切蕴含灵气或异常的细节,都刻印在脑海中,为那不可言说的“监视”
任务增添着冰冷的注脚。
当孙悟空提到“镇元大仙”
名号时,他那蒲扇般的大手,下意识地握紧了降妖宝杖的杖柄,指节微微泛白。
与此同时,灵山深处,一座莲花池畔的精舍内。
观音菩萨端坐莲台,眉心微蹙。
她面前悬浮着一面水镜,镜中正是唐僧师徒一行逐渐接近万寿山的景象。
她指尖捻动着一串羊脂玉佛珠,度比平日快了几分,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
“五庄观,镇元子!”
观音低声自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此人然物外,神通广大,与三清四御皆有旧谊,人参果树更是天地灵根……此番安排,意在借机结下善缘,稳固西行气运。
然而……”
她抬起眼眸,目光仿佛穿透精舍的屋顶,望向大雷音寺深处那几股隐晦而强大的意志。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她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同蛛网般缠绕在即将生的“劫难”
之上。
天机晦涩不明,仿佛被层层迷雾笼罩,其中更夹杂着几股明显带着不同算计的暗流。
尤其是那来自未来佛弥勒一系的冰冷怨念,如同潜伏的毒蛇,让她心头隐隐不安。
另一边,普贤菩萨的道场。
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相对而坐。
普贤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如意,文殊则静静擦拭着智慧剑的剑锋。
水镜中,孙悟空那扛着金箍棒、看似惫懒实则精光内蕴的身影格外清晰。
“此猴,野性难驯,桀骜依旧。”
普贤菩萨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丝冷意。
“虽经五行山镇压,戾气稍敛,然其根源未改。
此番五庄观之劫,正可借镇元子之手,挫其锋芒,磨其心性。
让他知晓,天外有天,仙外有仙,非是仗着些微本事便可横行无忌。”
他的话语,代表了燃灯古佛一系的态度——借机打压孙悟空,削弱如来派系对取经队伍核心的掌控力。
文殊菩萨微微颔,智慧剑的寒光映照着他洞察世事的眼眸。
“镇元子乃得道高人,自有分寸。
我等只需静观其变,必要时推波助澜即可。”
他言语平淡,却点明了燃灯一系的策略:默许甚至暗中引导孙悟空犯错吃苦头。
几乎在普贤文殊密议的同时。
燃灯古佛那幽深似海的道场深处,一盏看似普通的青铜古灯,灯焰无风自动,轻轻跳跃了一下。
灯焰之中,一缕极其微弱的、带着未来佛弥勒独特气息的神念,如同游丝般悄然传递进来。
这缕神念没有言语,只有一种强烈的、冰冷的不满情绪,以及对如来派系“独断专行”
的深切怨恨。
它如同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