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年满十八,正式亲政的消息传遍诸国。
为表庆贺与示好,蒙古国、南翼国及周边几个小国纷纷遣使前来,不仅带来了奇珍异宝作为贺礼,还按各自习俗,挑选了适龄女子作为妃嫔人选送入宫中。
消息传到王府时,苏瑶正陪着萧逸尘翻看各地呈上来的奏折。
萧逸尘看着密报上罗列的“献礼清单”
,眉头微蹙:“这些国家,明着是庆贺,实则是想通过联姻巩固关系,或是安插眼线,各有各的盘算。”
苏瑶放下手中的茶盏,轻声道:“小皇帝亲政,后宫确实需要充实,只是这些异国女子背后牵扯甚多,怕是会引来不少麻烦。”
“嗯,”
萧逸尘点头,“我已让人查过这些女子的底细。
蒙古国送来的是巴图的表妹,性子爽朗,据说还懂些骑射;南翼国送来的是赵珩的远房侄女,温婉娴静,自幼习文;还有西域小国送来的女子,多是能歌善舞,容貌出众。”
正说着,萧念安从外面进来,听到“送入宫中”
几个字,好奇地问:“父王,是要给陛下选妃子吗?就像话本里说的那样,三宫六院?”
萧逸尘失笑,揉了揉他的头:“陛下亲政,选妃是应有之义,只是后宫安稳,方能前朝清净,这其中的门道,不是三宫六院那么简单。”
几日后,各国使者带着献礼与女子入宫觐见。
小皇帝身着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接受朝贺。
蒙古国的女子身着骑装,大大方方地行了个草原礼,献上一柄镶嵌宝石的弯刀;南翼国的女子则着襦裙,屈膝行礼,奉上一卷手抄的诗集;西域女子跳起了故乡的舞蹈,舞姿曼妙,引得众人侧目。
小皇帝一一笑纳,命人将女子们安置在后宫,赐了封号,礼数周全却也保持着距离。
宴席上,巴图的使者举杯笑道:“我蒙古国女子虽不如中原女子娇柔,却胜在真诚直率,若能为陛下诞下龙子,定能继承草原的勇武与中原的智慧。”
赵珩派来的使者也附和道:“我南翼国女子知书达理,愿为陛下打理后宫,分忧解难。”
萧逸尘坐在席间,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一切。
他知道,这些话语背后,是各国对中原王朝的试探与期许。
宴席散后,小皇帝留下萧逸尘议事,眉宇间带着几分少年人的茫然:“皇叔,这些异国女子,朕该如何安置才好?朕听闻后宫之中最易生事端,若她们各为其国谋划,岂不是麻烦?”
萧逸尘温声道:“陛下不必忧虑。
她们既是各国送来的,便不会轻易惹事,否则便是打了自己国家的脸面。
陛下只需一碗水端平,礼遇有加,不偏不倚,既能彰显大国气度,也能让她们安分守己。”
他顿了顿,又道:“至于真心与否,日久自见人心。
若有品性纯良、真心待陛下的,陛下亦可善待;若有别有用心者,只需稍加提防,不必深究,免得伤了两国和气。”
小皇帝茅塞顿开:“多谢皇叔指点。”
消息传回王府,苏瑶听了萧逸尘的转述,笑道:“你这般安排,既顾全了陛下的颜面,又稳住了各国,确实妥当。”
“只是委屈了陛下,”
萧逸尘轻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