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所以有些疑惑:“为啥啊?”
身为南方人的吴迪立刻解释道。
“鲢鳙是两种滤食性鱼类的俗称。”
“有的地方叫包头,有的地方叫大头,算是咱们国家的四大家鱼。”
“这种鱼体型大,但肉少,只能用来做剁椒鱼头什么的。”
“相比其他常见鱼类,其实是出肉量比较少的那种。”
陈涛眼前一亮:“没想到吴组长对钓鱼这么了解。”
“我只是对吃比较了解。”吴迪摆摆手。“你接着说。”
“诚如吴组长所说。”
“因为鲢鳙的出肉量问题,国内以前不咋爱钓这个鱼。”
“但是有一位大师,人家的头脑非常好。”
“人家就瞅准了滤食性鱼类的特点,专攻这个钓法。”
郑宇智宛如麻瓜一样:“什么钓法?什么特点?”
“就是滤食性。”
“鲢鳙吃东西是通过喝水,然后把食物留在体内,水排出去。”
“这样就会对饵料有要求。”
“必须是雾化的那种。”
“往往钓一条鱼,可能要消耗一公斤甚至更多饵料。”
“但要做这种饵料,成本又很高。”
“所以业内有人开玩笑,用最贵的饵料,钓最便宜的鱼。”
郑宇智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性价比不高是吧?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喜欢呢?”
“因为鲢鳙是大鱼,拉力更强,能让钓鱼人风靡更多的多巴胺。”
“自从那位大师把鲢鳙带火之后。”
“钓鱼人跟疯了一样,各个手持七米二八米一的鱼竿钓大鱼。”
“钓大鱼,就对竿子的强度有要求。”
“所以我们才被迫跟着一起卷大物竿。”
郑宇智还是没听明白:“那不挺好,人家做饵料,你们做鱼竿。”
陈涛一脸嫌弃:“好个锤子。”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