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么想的?”
徐觅看着她,眼神认真起来,褪去了刚才的恍惚,恢复了作为导演的理性与审慎,“西园寺导演说得非常中肯,这确实需要极其慎重的考虑。
你现在的展势头,用‘如日中天’来形容也不为过。
《尘光掠影》的口碑效应正在持续酵,找上门的本子,无论是制作规模、团队配置还是片酬报价,都比之前提升了几个量级。
商业价值水涨船高。
如果接下《星骸之语》,按照那个时间表,未来至少一两年,你的工作重心将完全倾斜过去,现有的商业代言、广告拍摄、综艺邀请,甚至其他可能不错的电影剧本,都不得不大幅减少,或者直接推掉。
这其中的机会成本,非常大。”
纪怜淮没有立刻回答。
她将头轻轻靠在舒适的温度调节椅背上,闭上了眼睛,似乎想将外界的纷扰隔绝开来。
脑海中浮现的,不是红毯上刺目的闪光灯和粉丝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不是代言合同上令人咋舌的数字,也不是庆功宴上觥筹交错的虚浮热闹,而是西园寺导演用低沉嗓音描述的那个充满孤独与诗意的画面——在荒芜、寂静、即将被恒星引力吞噬的星系边缘,孤独的“星”
面对那段来自消亡文明的、关于“家”
的记忆烙印,内心坚固的理性壁垒被悄然侵蚀、产生共鸣、直至天翻地覆的瞬间。
那种触及灵魂深处的震撼、对存在本质的探索、以及角色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与成长弧光,对她而言,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强大到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这吸引力,远任何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标准。
“我记得……拍《尘光掠影》最后那场戏的时候,”
纪怜淮缓缓开口,声音平静,仿佛在回忆一个遥远的梦境,“在陈默那个小小的旧书铺终于要关门的前夜,我让剧组清了场,一个人坐在那堆满了泛黄书籍、弥漫着纸张和灰尘气味的小屋里。
外面世界的喧嚣变得模糊,像是另一个维度的声音。
那时候,我觉得我不是在演陈默,我好像……真的变成了她。
那种和角色灵魂完全交融、感同身受的体验,那种创作带来的纯粹满足感,比任何奖项、任何赞誉、任何票房数字都更让我觉得……充实和快乐。”
她睁开眼,看向徐觅,目光清澈见底,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西园寺导演递给我们的,是另一个‘陈默’,一个站在更宏大、更孤独、也更迷人的宇宙舞台上的‘陈默’。
这样的机会,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可能职业生涯里,真的只有一次。
我不想因为过分权衡可能‘失去’的那些东西,而胆怯地错过‘得到’这个更珍贵、更接近表演艺术本质的机会。”
徐觅看着她眼中那簇熟悉而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炽热、更加坚定的光芒,那是每次遇到真正能触动她灵魂的角色时才会燃烧起来的光芒。
她笑了笑,心中最后的一丝犹豫和权衡也随之烟消云散。
“我明白了。”
她的语气也变得坚定起来,“说实话,我也一样。
能有机会和西园寺导演这样的活传奇近距离学习,参与这种级别、这种深度的项目创作,对于一个导演的视野、能力和艺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