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关乎人类命运的暗战,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更加危险的阶段。
幽稷的深度沉睡,让“星火倡议”
的核心团队暂时失去了最强大的感知屏障。
尽管他留下的关于“深空异常点”
和“小行星带能量涓流”
的关键线索指明了新的调查方向,但失去实时预警能力,让每个人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安。
纪怜淮尤其能体会到这种变化,原本时刻萦绕在识海中的那份古老而强大的意识沉寂后,世界仿佛变得格外寂静,也格外脆弱。
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星火倡议”
的日常工作中,用繁忙来冲淡内心的忧虑。
倡议的各项工作在稳步推进,个“深空探索者心理支持中心”
的建设进展顺利,批资助的研究项目也开始产出有价值的初期报告,为前沿科技伦理规范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纪怜淮积极参与这些事务,她的公众形象逐渐从单纯的明星演员,转变为更具分量的科技伦理倡导者,这让她在应对危机时,拥有了更坚实的社会基础和个人定力。
与此同时,郁尧和王越泽领导的追踪工作进入了最紧张、最枯燥的阶段。
根据幽稷最后提供的模糊方向——“火星轨道之外的小行星带区域”
,调查范围被锁定在了一片广袤而复杂的空间。
小行星带内天体遍布,环境复杂,电磁信号干扰严重,是隐藏秘密基地的理想场所。
基石厅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深空监测资源,包括几颗高轨道侦察卫星、几个深空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阵列,甚至秘密征用了一些民用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时间,对目标区域进行地毯式扫描。
王越泽则带领技术团队,开了一套复杂的算法,用于从海量的深空监测数据中筛选出非自然的信号特征。
他们重点寻找以下几种异常:持续性的低功率能量辐射、规律性的微弱引力扰动、以及任何无法用已知天体活动解释的短暂信号脉冲。
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如同在撒哈拉沙漠中寻找一粒特定的沙子。
数周时间过去了,初步筛查排除掉了数以万计的自然现象和已知人造物体,但尚未现明确的可疑目标。
团队内部开始弥漫起一丝焦躁和怀疑的情绪,有人甚至开始质疑幽稷感知的准确性。
纪怜淮虽然也感到压力,但她内心深处对幽稷的判断有着坚定的信任。
她定期尝试与沉睡中的幽稷进行意念沟通,虽然得不到任何回应,但她能隐约感觉到,丹田内的玄珠似乎比以往更加温暖和活跃,仿佛在自地滋养着什么。
这让她相信,幽稷的恢复正在持续,苏醒只是时间问题。
一天深夜,纪怜淮在公寓里审阅一份关于人工智能自主武器伦理约束的报告草案,感到有些疲惫,便走到窗前眺望星空。
千禧城的灯火在脚下蔓延,但她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东南方的夜空,那里是猎户座的方向,也是幽稷提及的深空异常点所在的大致方位。
一种难以言喻的渺小感和对未知的敬畏涌上心头。
就在这时,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悸动,从她丹田深处的玄珠传来。
那感觉并非幽稷的意念,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