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影视基地的寂静被放大,远处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更衬得“海棠院”
方向的黑暗如同凝固的墨块。
纪连淮躺在床上,毫无睡意。
白天在戏台上感受到的压抑感和玄珠那转瞬即逝的冰凉悸动,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虽已平复,但湖底却留下了清晰的触感。
她知道,那绝非错觉。
这个看似平静的剧组,这个精心复原的戏园,底下潜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东西。
她不再试图强行入睡,而是坐起身,调暗灯光,再次拿起《红妆夜语》的剧本。
这一次,她不再仅仅以演员的身份分析角色,而是带着一种近乎“通灵”
般的敏锐,去触摸文字背后的情绪潜流。
云飘飘的唱词、独白、乃至剧本中关于她神态动作的寥寥几笔描述,在纪连淮的感知中,仿佛都活了过来,带着具体的温度、色彩和……痛楚。
“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她轻声念着云飘飘的一句唱词,指尖拂过纸页,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无奈与不甘。
这种共情,远她以往为塑造角色所做的功课,更像是一种直接的、不设防的情绪对接。
她甚至能隐约“看到”
一些破碎的画面:油彩勾勒的眉眼、水袖翻飞的瞬间、台下模糊而冷漠的面孔、还有……后台角落里无声的泪水。
这种感知过于真实,让她脊背微微凉。
她放下剧本,走到窗边,再次望向“海棠院”
的方向。
月光下,那建筑的轮廓显得更加幽深难测。
“不是简单的阴魂不散……”
纪连淮在心中默念,“更像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印记,或者说,是未完成的‘故事’本身,附着在了这个地方,附着在了这个讲述类似命运的角色身上。”
她想起冰见薰说的,林慕云导演似乎带着“使命感”
;想起林导提到“戏魂”
时复杂的眼神。
这一切,恐怕都不是巧合。
第二天一早,剧组举行了简短的开机仪式。
香烛缭绕,众人祈福拍摄顺利。
仪式地点就在“海棠院”
戏台前,纪连淮站在人群中,能清晰地感觉到,当香火气升起时,戏台方向那股压抑感似乎有瞬间的躁动,随即又归于沉寂,仿佛那仪式触动了什么,却又未能真正安抚。
开机后的拍摄紧张而有序。
纪连淮的第一场戏是云飘飘初登台亮相,展现名伶风采。
冰见薰为她打造的妆造极为成功,点翠头面光华流转,绣花帔飘逸生姿,将她本就清丽的容貌衬得愈惊艳脱俗,眉宇间又自然流露出一丝戏中人特有的哀婉。
然而,当纪连淮踩着锣鼓点,步上那方戏台时,异样的感觉再次袭来。
比昨天更清晰。
不仅仅是压抑,还有一种……被无数双眼睛注视的感觉。
那些目光并非来自台下真实的剧组人员,而是来自虚空,来自时光的深处,带着好奇、审视,甚至是一丝……期待?
她稳住心神,凭借精湛的演技和此刻常的敏感,将云飘飘初露锋芒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