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镜子勾勒唇线:“嗯,是的。
还在找感觉,尤其是副歌部分那句‘逆流而上追寻微光’的转音,总是处理得不够理想,唱了好几遍还是觉得有点别扭。”
她在苏凝雪这样的歌唱大家面前,并不掩饰自己的短处,态度坦诚。
苏凝雪是业界公认的唱功天花板,对声乐技巧和情感表达的理解已臻化境。
她关掉水龙头,用柔软的擦手纸轻轻蘸干手指,动作不疾不徐。
她转过身,正面朝向纪怜淮,眼神里带着专业而温和的审视:“那句啊……确实是个需要巧劲儿的地方。
我听过你的录音版,情感投入非常棒,音色也很有质感。
不过那个转音,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气息的转换上。”
她微微侧头,似乎在脑海中快模拟着那个乐句,然后轻声地、几乎是气声地示范道:“你不要想着在‘而上’那个字上就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完,试图硬顶上去。
那样容易让喉咙紧,声音听起来就‘僵’了。
试试看,在‘而上’的尾音处,非常快、几乎不被察觉地偷换一小口气,然后用这股新吸入的气息,像托着一片羽毛一样,轻轻地把‘追寻’两个字送出去,让它自然地滑向高音区。
等到了‘微光’的时候,再适当地打开一点鼻腔和头腔的共鸣,让声音立起来,这样整个过渡就会显得流畅又有力量感。”
她边说边用极轻微的气息和几乎看不见的口型变化演示着那个偷气、滑音、再到打开共鸣的过程,虽未出响亮的声音,但那精准的肌肉控制和气息流动的示意,已然将技巧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纪怜淮凝神听着,跟着她的提示在心中默默演练了一遍那个感觉。
果然,那种一直困扰她的滞涩感仿佛瞬间找到了疏通的方法。
她尝试着用苏凝雪说的方法,极轻地哼唱了那个乐句,虽然音量很小,但那种圆滑、自然的过渡感立刻显现出来。
她惊喜地转头看向苏凝雪,眼中闪着光:“凝雪姐!
你这方法太神了!
就这么一点点调整,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我一直找不到那个关键的窍门!”
苏凝雪看到她一点就通,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像是看到了一块值得雕琢的璞玉:“没什么,就是一点经验之谈。
你的乐感和理解力很好,稍微调整一下技巧就能更上一层楼。
唱歌有时候就是这样,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豁然开朗。
我很期待你等下的表演。”
解决了技术难题,两人之间的气氛更加轻松。
她们又简单聊了几句今晚盛典的节目,以及近期各自的工作。
苏凝雪言谈举止间完全没有天后的架子,专业、真诚、且观察力极其敏锐,总能恰到好处地给予鼓励和建议。
纪怜淮对她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这次意外的洗手间相遇,不仅化解了一场小尴尬,更成了两位不同领域顶尖艺人之间一段友好关系的开端。
随后,晚会顺利进行。
纪怜淮登台演唱《溯光》。
当她唱到那句关键的“逆流而上追寻微光”
时,脑海中清晰地回响起苏凝雪的指导。
她按照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