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搅乱我台阁之事务!”
几个人直接就告到了荀彧面前,荀令君正在忙碌之时,无心管他,抬头道:“无妨,让他整顿一番并无不可,你们看这个。”
他拿出了一卷奏疏,摊开在案,道:“此是台阁新设的条令、府律、职责,此乃是陛下、丞相与九卿商议所定,诸位研读。”
他命人来将抄录本也拿出发放出去,在场的这些官吏多看得心里一紧。
台阁的职权居然也被削了。
以前在丞相府之外对文书汇总,收发各地的奏疏、公文都有绝对的自主之权,现在却交托给了丞相府。
日后大多数地方决议都要先送丞相府,交由丞相定夺后,再予陛下。
些许小事,也许就直接处理了……
这也许就是一句“相父”带来的改变吧,曹丞相明里未曾进公以招众议,退而揽实权在手,将相父之名亦是完美的用出效力。
看到这一幕,今日许子泓闹这一遭也就不奇怪了,日后的确是要有所改变,可能不光是尚书台,连同御史台、少府等地,都需要“割让”权势给丞相府。
以此来达成“相父”的实权,所谓实权,便是代天子暂掌天下,天子视之如父。
“这,这不对吧!”
但还是有性子直的人斩钉截铁的发问。
“历来台阁便有决议权,令君所判常直达天子,如此一来丞相府权势太盛,国家大事岂不是一人之言?”
那和天子有么分别,各司制衡的权力都被放在了丞相府之下,日后百官必须以丞相为首,门生故吏天下皆是也,数十年后曹氏岂不是又一个“仲氏”吗?
他们费尽心力诛袁术、破袁绍,难道就是为了自己来当袁氏吗?
这些书吏大多视荀彧为师长,多年来对他的品行、仪表、气度都是敬佩不已,现在都在看着他,希望这位荀氏之后能说出一句镇定人心的话来。
“丞相乃中流砥柱、大汉栋梁,不容有颓。”
“荀令君……”
“不必多说,照着子泓所说的去改,”荀彧当即严肃,因为他看完许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