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冲着他,带着一丝满意的微笑,轻轻点头。
他看到了人群中的赵林,那眼神里全是佩服。
也看到了更多陌生的面孔,他们都专注地看着自己,等着自己开口。
周逸尘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说出了第一句话。
“我不讲什么大道理。”
声音不大,但通过扩音器,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会场。
“我就先说两个人,两个病人。”
他这个开场白,让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一个是外科上个月做完肠梗阻手术的王大爷,术后一直腹胀,排不了气,肚子鼓得跟个球一样,人难受得不行。”
“还有一个,是儿科前两天收的一个小孩,肺炎,高烧退了,可咳嗽一直不好,咳得小脸通红,晚上也睡不安稳。”
他说的都是医院里最常见,也最让人头疼的小问题。
台下不少医生护士,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显然是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这两个病人,后来都好了。用的法子,也不复杂。”
“给王大爷的,是萝卜汤。”
“给那个孩子的,是拿梨子加了点冰糖,上锅蒸出来的水。”
周逸尘的话,说得极其朴实,就像在拉家常。
“这算不上什么高深的学问。”
“其实就是想着,病人做完手术,或者生完病,身子都虚。咱们的药,是治病的,但有时候力道太猛,病人虚弱的肠胃不一定受得了。”
“这个时候,就得想办法搭把手,扶一下。”
“萝卜能顺气,梨子能润肺,这些都是老百姓过日子就知道的道理。咱们把它用在病人身上,就是想着让他们吃了能舒服点,身体能有劲儿,好自己恢复。”
话音刚落,周逸尘脑海里,那仿佛与生俱来的满级教学技能,悄无声息地运转起来。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台下哪个角落里的人皱起了眉头,似乎没太听懂。
他能看到,外科的王主任眼神里闪过一丝思索,似乎在琢磨这个扶一把的说法。
于是,他的话锋自然而然地一转。
“这就好比咱们修一台机器。”
这个比喻一出来,台下一些非医疗岗位的职工,眼神一下子就亮了。
“咱们开刀、用药,就像是把坏掉的零件给换了,把大毛病给修好了。但这机器刚修好,还很脆弱,不能马上就开足马力干活。”
“食疗方,就像是给这台刚修好的机器,加的润滑油,用最稳的电流,让它慢慢地、舒舒服服地重新转起来。”
“咱们最终的目的,不是让这机器靠着咱们的润滑油转,而是让它自己能顺畅地跑起来。”
这个比喻,生动又贴切。
刚才还一脸疑惑的几个小护士,这会儿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不住地点头。
整个会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他牢牢地抓在了手里。
他的语调不快不慢,每一个停顿都恰到好处,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木匠,不疾不徐地刨着手里的木料,每一刀都精准而从容。
这已经不是一场报告会。
更像是一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