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论文中,我看到了些许我的影子。”
电话中,格尔德?法尔廷斯教授看似询问实则坚定的声音传递了过来。
徐川笑着点点头,开口道:“是的,它最初的来源,便是你完成的那一篇论文。”
法...
徐院士的团队在成功利用“永恒之门”封印“虚无吞噬者”后,地球和宇宙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然而,这仅仅是探索未知宇宙的一个开端。新的信号再次出现,这次它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复杂且充满神秘。
“这个信号源的位置极其不稳定。”一位年轻的天文学家汇报时显得十分困惑,“它似乎在多个维度之间跳跃,我们的追踪系统很难锁定其具体位置。”
徐院士沉思片刻,然后说道:“这意味着发送这个信号的生命体可能掌握了超越我们认知的空间技术。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稳定信号源,以便进一步研究。”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团队决定尝试结合“永恒之门”的部分技术进行改进。他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模型??通过构建一个微型的多维空间节点,将不稳定的信号暂时固定在一个特定区域,从而便于深入分析。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实验室再次被紧张的工作氛围笼罩。物理学家们日夜不停地推导公式,试图完善多维空间节点的理论基础;工程师们则负责设计并制造出能够实现这一理论的实际设备。与此同时,生物学家们继续研究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形态,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些信号背后的文化与意图。
经过数月的努力,团队终于完成了第一台原型机。“我们将它命名为‘星际探针’。”一名工程师自豪地介绍道,“它可以发射出特殊的能量波,形成一个临时的多维空间节点,使原本无法捕捉的信号变得清晰可辨。”
随着“星际探针”的成功测试,团队迅速将其部署到太空中。不久之后,他们便收到了令人震惊的结果??信号源竟然指向了一个隐藏在暗物质云中的未知文明!
“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徐院士激动地说道,“我们一直以为暗物质只是构成宇宙结构的基本元素之一,但从现在看来,它或许还庇护着一些高度发达的文明。”
然而,喜悦之余,团队也意识到即将面临的巨大风险。暗物质云环境极端恶劣,现有的探测技术很可能无法承受其中的压力。此外,贸然接近可能会引起未知文明的敌意或误解。
因此,徐院士召集所有成员召开紧急会议,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