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拿什么来铸造这些几十吨重的钢铁巨兽?”
“那炮管!那装甲。”
“那复杂的悬挂系统!”
“还有那些步兵战车!这需要何等庞大的重工业基础?”
“需要多么精密的机械加工能力?需要多少熟练的工程师和工人?”
史密斯想起了自己出发前看过的情报评估报告。
上面白纸黑字地写着:“龙国工业基础近乎于零,在未来十年内,不具备自主生产重型武器装备的能力……”
“狗屁!全是狗屁!”
史密斯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眼前这片钢铁洪流的碾压下寸寸碎裂。
龙国初立,百废待兴,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可眼前这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装甲部队,又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难道他们是用稻草和木头变出来的坦克吗?
史密斯越想越觉得荒谬,越想越觉得脊背发凉。
一种前所未有的、对未知的恐惧攫住了他。
他原本带着几分优越感来观察这个新生的国家。
此刻却被现实狠狠扇了一记耳光。
他张着嘴,下巴仿佛脱臼般久久无法合拢。
最终只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干涩的音节:
“见鬼了……这龙国……”
“到底还藏着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一个不知名的武器(巴雷特狙击枪)就足够史密斯头痛了。
现在……连装甲部队都出来了。
这也太炸裂了。
此刻,史密斯目瞪口呆、三观尽碎,独自在风中凌乱。
一旁的参谋长提醒道:“师长,敌人的坦克压上来了!”
史密斯才从震惊中缓过神来。
“快,命令,所有坦克给我压上去……快……”
史密斯内心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和龙国装甲部队比坦克战术。
在他的认知里,龙国就算有坦克也是刚成立不久。
而美军呢?他们的坦克经历了二战激烈的战斗。
从前期“不够用”,到后期针对性变强。
美军坦克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诺曼底登陆前,美军主力坦克是M4“谢尔曼”,最大问题是火力和防护“偏软”。
面对德军的“虎式”“豹式”坦克。
它的主炮很难打穿对方装甲,自己却容易被一炮打穿。
甚至因为汽油发动机容易着火,被士兵吐槽成“朗森打火机”。
1944年之后,美军开始针对性改进,给M4装上更大口径的主炮,加厚关键部位装甲。
还专门打造了M26“潘兴”重型坦克。
火力和防护能正面抗衡“虎式”,才算补上了“打硬茬”的短板。
同时,坦克兵素养从“新手”练到“熟练工”,靠实战堆经验。
毕竟,前期美军坦克兵没怎么打过大规模坦克战,很多人是刚训练完就上战场。
比如北非战场初期,面对德军隆美尔的“非洲军团”。
经常因为配合差、对坦克性能不熟吃败仗。
当时,美军不会利用地形隐蔽,硬冲德军反坦克炮阵地。
但后期打得多了,经验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