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安回头看了眼迎风飘扬的鞑子战旗,又看到精兵们穿着鞑子的衣物各种不适应,笑了笑道:“瞧,城门都开着呢,再忍一忍!”
说着,他率众逼近,都还没让人挥舞战旗呢,城中守将便带着一队人马欢呼着跑来相迎了。
脱脱看得急火攻心。
这帮混账,怎可如此大意!
也不询问一二。
这些都是披着狼皮的羊啊!
如今两脚羊要比草原狼可怕多了……
不过很快,他又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责怪他们。
他不也是被赵安打了一个猝不及防吗?
他们看到的是他的战旗,他的“兵马”,而他就在一百多里外练兵,多问岂不是没把他这个鞑靼储君放在眼里?
结束了!
他本来还心存侥幸,以为会有幸存者跑回来通风报信呢。
看来赵安从一开始就在严防这一点,五万新兵也是被屠戮得够惨!
也许他能够成功带兵赶到这里,大局便已注定。
以血屠卫的战力,龙庭哪怕早做准备,恐怕也守不住……
“挥舞腰刀,迎上去!冲进去!”
赵安最期待的画面出现了,火速发号施令。
整个血屠卫都是强压兴奋,快马加鞭往前冲。
他们冲散了来兵,冲进了城门,然后大开杀戒。
大概三更时分,城中一片死寂,行宫灯火辉煌。
赵安坐在镂金的御榻上,看着面前跪着的数千人,何止神清气爽!
守将已经畏罪自杀。
城中七千守军也死伤殆尽。
俘获的有官职在身的鞑子多达三千人。
没错,三千人!
鞑靼准备在他们眼中的圣山,也就是燕然山搞一个祭祀天神的大典,为国祈运,为民祈福。
达仁汗因前方战事吃紧,无法抽身,大典的规模已经被压缩了,但还是有这么多大小官员参与。
毕竟达仁汗的亲娘来了。
她已是耄耋之年(八九十岁),身体还颇为硬朗,被鞑靼上下视为“活神仙”。
鞑靼的可敦,也就是达仁汗的正妻也来了。
她在鞑靼地位崇高,影响力要在中原王朝的皇后之上。
脱脱这个储君和三个弟弟也在。
这样的阵容意味着阵仗必然不会小。
在鞑靼,特勤一般授予可汗的儿子或者近亲宗室成员,是高级贵族头衔和官职。
啜通常授予部族首领或者重要将领。
俟利发授予归附鞑靼的异姓部族首领或者重要大臣。
俟斤授予部族首领或者重要将领。
结果担任这些官职的鞑靼重臣皆有被俘虏。
必须得说的是,应该是缘于皇甫极的力谏,达仁汗在鞑靼也设立了六部。
这次被俘的六部官员也有很多。
剩下的便是皇亲国戚或万骑长、千骑长和百骑长之子。
他们本该在可敦城值守和历练。
但因为这劳什子的大典,也都来到了这里。
说实话,赵安料到龙庭里必有地位高的人,最初也不过是想抓几个换回圣姑而已。
真没想到一口气抓了这么多!
鞑靼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