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子崭露锋芒,威力大增的关键在于“变”!
这种变化还是建立在熟知赵家军战术的基础之上,然后做出针对性部署的。
比如他以盘龙阵突围时,鞑子“掐头去尾”,不惜一切代价封堵他这个“龙头”,随后又以重兵去切龙尾。
每次想要切的赵家军也不多,一两千罢了。
但他们占尽人数优势,只要切成功了,切下来多少就会屠戮多少。
赵安在杀不完眼前鞑子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赵家军被这么切?
所以发现被克制后,他果断放弃以盘龙阵来突围。
还有,当他兵分三路,来回穿插,并且故意设伏,想要包抄切割一些怯薛军,以壮声威时,怯薛军牵制另外两路的同时,死咬他所统率的兵马。
还是采用“掐头去尾”的战术。
这让他不得不重新合兵一处。
另外,攻打上都的主力是刁莽在齐鲁大地拉起来的兵马。
赵安以前都没带他们打过仗。
盘龙阵也是刁莽传授给他们的。
赵安和他们之间还是缺乏默契。
反倒是他从大湖盆地带来的五千蕃兵,因为一直都是他在亲自操练,挑选的又都是精锐,跟着他突围给鞑子造成的威胁更大些。
这种情况下,很考验他的临阵指挥能力。
他迅速思忖后,脑海中又浮现了西楚霸王的身影。
一直以来,他都是以项羽为参照来打熬自身,不断超越自我的。
打到乌梁海,又要了钟玉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弥补了缺憾,又平衡了阴阳,体内的气血竟然更旺盛了。
也许,他也该拼尽全力当一次霸王了!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做减法!
两万多兵马太多了。
五千还是多!
他只要一百!
对,从蕃军和刁莽拉起来的兵马中挑选一百精兵强将搞快攻!
他让其他兵马尽皆防守后,冲着百人小队道:“战场之上,万变不离其宗!当你足够强时,可以千军辟易,横扫八方!尔等可敢随本王一战,大破怯薛军?”
“敢!!!”
百人嗔目嘶吼,战意滔天。
“杀!”
赵安把腰刀换成了长枪,纵马飞驰,踏入鞑子之中,左扫右刺,连杀八人。
一百悍勇见状,都是肌肉怒贲,狂挥兵器,跟着他一起杀。
鞑子似乎也料到他会逞“匹夫之勇”,盾牌、箭矢、暗器等一起上。
而且以万人围困百人!
“这等寻常手段也想阻本王?真是笑话!”
赵安此时已经快成了一道闪电。
他躲过暗器之后,手中长枪如千斤之锤,在短短数息之间便冲破了鞑子的盾牌阵,继续厮杀。
他没有突围,更没有避重就轻,就是往鞑子最多的地方冲。
“只带这点人马也敢逞勇?当我们死了吗?”
“兄弟们,快围住他们,杀了他!”
“你们都别忘了,杀了赵安是可以封王,赏万金,食邑万户的!”
……
鞑子们被漆王操练得心气极高,如漫天遍野的狼群一样咬向赵安,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