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够理想。
东大人都是有故土情结的,能在国内服役,大多不会选择出国去,若不是生活所迫……
使命召唤不在此列。
李干让人龙临把打招呼、走后门、说人情的人员名单全部整理出来。
他要放大招了。
有的人认为,能把话递到海外办这里的,那肯定是有比较高级别的干部,事实的确如此。
这个级别起码是师级。
对一名列兵来说,又如何能联系到师级干部并且使其为自己说话呢,七拐八拐托关系,总是能找到的。
对许多人来说,加入海外部队,到中东那边去服役,几乎可以说是改变人生的一件事情,为此,付出再大代价也在所不惜。
胡伟江不过是东大最普通家庭出身的农家小子,就因为他进入了士官召回计划,就因为他成为了驻外部队的一员,同一个县城的兵,竟然七绕八拐地找到他这里来。
“伟江哥,我看了名次,你专业排第一,肯定能跟首长说上话,我专业能力不弱啊,完全符合要求,你帮帮我,跟首长提一嘴。”同乡是基地的油料员。
这个岗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和油料技术员不是一回事,说白了,就是在码头上拖油管给舰艇加油的操作人员。
反而是这种岗位的竞争最激烈。
胡伟江苦笑着说,“老乡,我就是个小兵,我哪里能跟首长说上话,你太看得起我了。”
“你别谦虚了好吗,上次在码头上,首长跟你亲切交谈,而且我听说,你们出海前,首长还要过来慰问你们,你就帮我说句话,就提那么一嘴,行吗?”同乡近乎哀求道。
“伟江哥,我家情况你也知道,太难了,上上下下十几张嘴等着吃饭,能赚钱的就我一个。我不怕你笑话,今年元旦那天拿到下士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寄回去都不够我老娘看病用。”同乡沉声说。
胡伟江动了恻隐之心,可他不过是个小下士,即便过了考核期,也只是个中士,和首长身边的人都不具备对话资格,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提了,人家也不当回事。
可他不忍心同乡失望,只得无奈道,“我只能说,有机会我就提一下,而且大概率没人当回事,你不要抱什么希望。”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