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诸侯,才有我等眼前黄天盛世之太平。
我等之太平,乃是袁公携诸位义子为我们负重前行而来。
今日云公子归来,万民且随老道,为他祈禳求福,解厄消灾。”
“老神仙来了!”
“太好了,有老神仙祈福,祝云公子百战百胜。”
“祝云公子再立功业,捷报频传。”
“我等虽不能上阵杀敌,唯有这份心意,为云公子祈福,请黄天庇佑。”
万民诚心祈祷分开道路,老道沿路泼洒符水,净水清街,步罡踏斗,来至赵云面前,作了一揖。
“得天意者寿,失天意者亡。
袁公顺天应命,公子顺势应时,今贫道应阎公所请,携万民愿力为公子祈禳。
大道虚幻,心意唯真,只看信与不信。
心意深重,还望公子莫负万民之望,贫道方外之人,这便去了!”
赵云长这么大,此前不过是公孙瓒麾下一军侯,哪里见过这阵仗?
集万民之愿,为自己祈禳求福?祈禳或许虚幻,但周围百姓那一双双望向自己,殷殷期盼的眼神,却比仙神更真。
义父厚爱,万民期望,此恩深重,叫云何以为报?
这一刻,赵云知道,哪怕将来自己回到幽州,这些江淮百姓也会像此前讨论袁公诸位义子一般,始终关注挂念着他的消息。
更有甚者,会为了替他赵云之名而与其他人争执高下。
这让赵云想起了常山,想起来家中那位身体不好,却长兄如父的大哥。
他在常山定也是始终挂念着自己,也会为了自己的消息,而与他人争执。
而眼下,面对这些将自己视为亲人殷殷期盼着的百姓,赵云长施一礼,久久无言。
及至阎象与群臣疏散百姓来迎,赵云抬首相望,先前那位老神仙早已不知所踪。
阎象见之笑曰:
“方才那是太平观的于吉道人,我知公子自幽州而来,一路不知几经生死,历尽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