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玠、杨奉等降袁。
又征乐进领三万精锐夺颍川,又败,乐进、夏侯霸降袁。
近闻刘荆州奉曹公一十二道天子诏伐袁,仍败,大将黄祖身死。
懿当此合该问曹公一句,我该看好你吗?
连战连败,损兵折将,失地臣降,内忧外患,曹公扪心自问一句,你值得被看好吗?”
曹操默然。
他有心反驳,有心发怒,可事实面前,他竟无言以对。
他发现此时此刻的自己,在天下士人的眼中,竟恍如当年雄据南阳之后,连战连败,逃奔淮南的袁公路。
而昔日被看做冢中枯骨的袁公路,竟然是一路连战连捷,百战百胜,以一己之力,横扫诸侯。
人心大势,竟在这不知不觉中变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大抵是去岁刘繇兵败,他听闻袁术夺取江东六郡的时候,只恨他当时家业为吕布所夺,实在抽不开身,否则岂容袁术轻易坐大?
而那个能令袁术有如此改变之人,便是:郭奉孝!
当郭嘉在公孙瓒处亲口承认他是袁术谋主,袁术至今的一切都是他所谋划之后,已经不用再疑虑了。
一人之策,鬼神莫测,竟至于斯?
只恨天不予奉孝给他,否则何愁大业不成?
念及至此,曹操再看面前少年郎,已换了一副神态。
他麾下虽也颇多谋士,然荀彧长于内政,荀攸擅于军略,程昱远在幽州,其余人等或为一时人杰,终不及当世之巅。
他眼下急需一位能如郭奉孝般,为他事事料敌于先,压住天下大势的智者。
而此人,非面前这位荀攸所荐之司马仲达,谁与?
只见被司马懿劈头盖脸说了一顿,曹操不仅没恼,反而轻视之心尽去,躬身相询。
“时局至此,非我所愿,还请仲达教我。”
司马懿闻言,青涩的脸上满是老成持重之色,他是不愿在此时出仕,但既然曹操已经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