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要说它是天子诏吧,桓阶怎么越听越是一副淮南袁公的口吻?
可你要说它不是天子诏吧,它里面一口一个【朕】字,还盖了传国玉玺,指不定比刘表此前领到的洛阳天子诏还真呢。
可.这叫个什么事啊!
按理说傻子都看的出来,这封诏书分明就是淮南那位大人物,演都不演了,搁着堂而皇之矫诏乱命。
但偏偏就这么一封假的不能再假的诏书,他桓阶得认!
无他!
他前两天刚被张羡强行拉上了贼船,这会子正惶惶不可终日呢,就怕哪天谋反的事发了,被刘表诛了九族。
眼下淮南袁公这样一位强援递来的橄榄枝,他桓阶怎么可能不接?
因此管他这封诏书写的是真是假,至少在长沙地界,或者说荆南三郡,它必须是真的。
这便是他们持之以抗衡刘表的大义!
吾等非谋反,乃奉诏讨贼耳!
脑中思绪不过转瞬之间,未有片刻迟疑,待诸葛瑾念完,桓阶已上前接过诏书,恭恭敬敬下拜行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将军千岁千岁九千岁!
臣,前尚书郎桓阶,领旨奉诏!”
如此顺利的一幕,便是宣读诏书的诸葛瑾都呆愣一瞬,心下暗吸一口凉气。
不由自忖:袁公于南方的威势名望,竟恐怖至此?
要知道就这封诏书的口吻,他诸葛瑾自己宣读之时,都深感汗颜。
暗道袁公这也太着急了,临朝称朕,私发诏书,如此口吻,置陛下于何地?置大汉于何地?
这桓阶当初好歹也曾是御前尚书郎,便不是那等忠义风骨的慷慨之士。
乍闻此等狂悖诏书,哪怕他其实与刘表离心离德,可怎么也得严词推拒一番,以示臣节。
此时的诸葛瑾已经在思谋,一会怎么用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以袁公大势相逼晓之以理,借孙权情意相劝动之以情,说服桓阶,以彰显自身本事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