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立万,就在此时。”
边上少年深以为然的微微颔首,“先生说的是,每一个身死族灭,泯然于众的人,都是跟先生一般想法。”
诸葛瑾:“.”
没理会身边这总是莫名悲观的死孩子,他排队到了城门前,打赏了些许银钱,过了守门士卒的盘问,二人总算入得城中。
此时也不好就这么直接去找长沙太守张羡,诸葛瑾略一犹豫之间,想到袁公临行前的叮嘱,忙问身侧孙权。
“仲谋可识得桓阶?”
提起桓阶,少年眼底浮现一抹追忆,语气低沉。
“自然认得。
当初爹爹的尸身,便是桓公冒死往刘表处求回。”
“如此甚好。”
诸葛瑾一听连孙坚的尸体,都是桓阶不惜性命,亲自找刘表讨要,便知其与孙家关系之密,当即眼神一亮。
桓家亦是当地大族,诸葛瑾于周围行人询问一番,便带着孙权来至桓府。
待守门下人上前询问之时,诸葛瑾一指孙权,告之曰:
“此子,桓公故人之后也,今走投无路,前来投奔。
还望通禀一二。”
他说着握着下人的衣袖,暗奉金银。
下人点了点衣袖里的重量,面有喜色,匆匆往府内而去。
未几,桓阶出迎,本来不耐的神色,在看见孙权的一刹那,瞬间变了脸色。
他几次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终只神色复杂,道了句:
“速速进来。”
说着赶忙拉着孙权进府,直到驱散了周围下人,到了一间暗室,这才开口。
“我听闻袁公收少将军为义子,待之若亲子,今孙家在淮南地位显赫,何来走投无路一说?
二公子,今所为何来?”
“非是我等走投无路,而是你桓阶走投无路,犹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