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孙府。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春。
新春佳节的喜庆刚过,寿春城似乎还沉浸在不久前袁公多施新政与寿春科考大比的热闹里,满目欣欣向荣之景。
作为袁公的第一义子,袁营明面上的第一新贵,追随袁公征战南北,履历战功的孙策府上。
这些时日里,来人络绎不绝,现一时显贵之相,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袁营第一相,寿春辅政大臣,阎象!
名满天下,海内大儒,寿春学宫院长王朗!
江东二张,满腹经纶,两郡太守张昭、张纮!
袁家、朱家、步家等世家俊杰贤才
迎来送往,一一接待送走这些曾经孙家难以企及的世家名流,孙策都不由有些恍惚。
好像父亲孙坚努力了一辈子,可望而不可及的大汉上流阶级,他近乎不费出灰之力,轻而易举就已经踏足。
没有人比他这位父亲最年长的儿子更清楚,曾经的父亲孙坚,拼一腔血勇冲进乱世,拿起手中一把古锭刀,杀得人头滚滚,无人不怕。
世人称之为江东猛虎,为一时之英雄,实则不过是与一帮子老兄弟,拿性命搏一场富贵。
而这样的富贵,在这高不可攀的世道里,恰恰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肉食者们,最瞧不起的。
当了长沙太守又怎样,封了乌程侯又怎样,当父亲双手染血,满身淋漓的冲进这大汉官场。
不过是他们眼里一把带血的刀,一把染血的剑!
当下贱的人们不听话了,便要拿起刀剑来杀人,而贵人们双手干净如新,不沾污秽。
可再锋利的刀剑,又能有多显贵的地位呢?
孙策至今都记得那个雨夜,当时他少时任侠,仗着家父乌程侯的声望,结交好友,行侠仗义,江湖豪杰无不敬服。
然而那天的雨下得很大,父亲自外征战回来,找到了正同豪侠游玩的自己,就那么静静看着,面无表情。
他当时怕极了,因为父亲腰间刀上的血被雨水打湿滴落下来,那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