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还是他刘表之臣?你是汉将,还是他刘表之私兵?”
“自是汉臣,自是汉将!”
“那现今天子诏书在此,传国玉玺为证。
术更是陛下亲封之大将军,有总督天下兵马之权。
今国贼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僭越之心,昭然若揭,不臣之念,路人皆知。
陛下特传此诏,术亲发调令,征汝往陈国,以兴北伐之志,救天子于水火之中。
此所谓降汉不降袁也,而今你还在迟疑,莫非是要抗旨不遵,为他一己之私,置家国大义于不顾。”
黄忠:“.”
袁公,您跟曹操百步笑五十步的,还有脸说人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不过黄忠眼下还真被袁术这番话说的有些无所适从,他本来是不打算投降的,可现在人袁术也没让他投降啊?
袁公直接发天子诏与大将军令,命他去陈国前线讨伐国贼。
他这根本没给自己拒绝投降的机会,拒绝之后直接是于国不忠,抗旨不遵。
再念及袁术此前言说自己错看了他,与满城百姓相胁之语。
他久在长沙驻守,与当地百姓岂能没有感情,黄忠清楚的知道,若袁术一味威胁相逼,他也只能无奈投降。
可他没有,反而还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
降汉不降袁,他黄忠没有投降,只是被天子诏与大将军调令给调走了。
甚至还贴心的把自己调往了陈国战线,不必同荆州同袍对阵厮杀。
表面是一封矫诏乱命,可其间降汉不降袁的体贴关怀之处,纵观此前降袁之夏侯惇、乐进等人,何人能及?
既保全了忠义名声,又保全了自身性命,更保全同袍情意与这满城百姓,念及至此,黄忠怎不动容。
“忠没有看错,袁公,您是仁德的人。”
他说着放下长刀,躬身一拜,“平北将军忠,愿尊天子诏,奉诏讨贼!”
“好,将军快快请起,往后匡扶汉室,剿除国贼,还得你我勠力同心才是。”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