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有什么不可的?襄阳都要丢了,还不让他回援?
若是襄阳丢了,他就算打下了寿春,又有什么用,曹操在那呢,寿春能是我的吗?
只有襄阳,才是安身立命之基业!”
然而对此,蒯良却坚定的摇了摇头。
“文聘将军能撤回来救援,但绝不是现在。
主公,我请问您一句,调回文聘将军,能打退袁术,让他撤兵吗?”
刘表默然,纵观袁军此前的战绩,答案已经不言自明,谁也不对文聘能打退袁术这件事抱有希望。
蒯良似乎也没真要刘表将这个答案说出来,只是自顾自继续为之解释。
“但继续让文聘将军抢攻庐江,进逼淮南,兵临寿春,却可以令袁术退兵!
眼下袁术孤注一掷,他和我们都在抢时间!
三万人和五万人对淮南方面的压力是决然不同的!
若是撤回文聘将军,只凭曹操的三万人,纵使能攻克庐江,但也要耗费时日。
五万人则不同,看似只多了两万人,或许就是压死庐江五千守军的最后稻草。”
刘表闻听皱了皱眉,语气不似先前强烈,只苦恼谓之。
“纵使如此,可眼下缺兵少将,若无文聘,谁又能担任大将,往前线拒袁术于襄阳之外?”
“这”
这一句话,倒把蒯越问住了,眼下荆州大将死的死,战的战,又哪里还有大将,能统率大军,对敌袁术的?
他眸光四下在殿内中人逡巡,在场之人无不垂手低眉,不敢与之对视,生怕会被选上的。
忽得,他眸光定格,落在一人身上,不由轻笑谓之,“时局艰难,蔡将军可愿为主公分忧?”
正是蔡瑁!
刘表是名士,结交的也多是高谈阔论的风流之辈,是以眼下议事大殿之中,想挑个会打仗的都难。
水军大将蔡瑁,落在在场这群人里,简直是鹤立鸡群,他不上,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