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袁术大军抵达襄阳,中间还有不少仍在我们手中的郡县,以之拼死一战,多少也能拖延一二,有此迟滞,足以令沿途畅通无阻的孙仲谋他们,及时赶回襄阳。
届时他们带回两万精锐援兵,我再为之多多征发兵士。
倘使能有数万,乃至十万天兵在手,交由孙仲谋统领,不说让袁军有来无回,至少坚持到寿春告急之日,总来得及。”
“征发士卒?数万,乃至十万大军?”
刘表闻言愕然,茫然谓之曰:“上次才征发过一次,这才凑足七万大军于荆南,不想才刚征兵备全,结果就被邢道荣一朝断送。
眼下如何还能征发,只怕民怨沸腾,反生内乱。”
“哎呀,我的主公啊!眼下都什么时候了,您还在意您那名声。
这一战,若是撑不过去,就没有以后了,你还管他的民怨沸腾?
这些兵马此时不征,难道还留给袁术吗?”
刘表真被问住了,是啊,如果没打赢,不管是他自己还是襄阳都要没了,哪还管这些?
若是打赢了,那民怨再怎么样沸腾,哪怕怨声载道,也总比被覆灭了强。
刘表深深叹了口气,这位名士自始至终都放不下那副自命的清高,下此等败坏名声的政令,当即一言不合,甩袖而去。
“好好好,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那便尽依你们的便罢。
此间大小事宜,尽数交予蔡瑁、蒯良操持,是胜是败,我不管了!”
且不说刘表走后,蔡瑁是如何为孙权筹集兵马,准备多多益善的。
与此同时,庐江。
“文聘将军留步!”
曹操几步上前,紧紧抓住文聘的手,谓之曰:
“当此之时,剿除国贼,毕其功于一役,只在顷刻。
正值功成之际,文聘将军怎可轻易离开,致使讨袁大业,功败垂成?”
“讨袁大业,功败垂成?
昔日你我所以一同夹击张勋,私以为兵进庐江,便可迫袁术退兵,以解荆州困局。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