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陛下既疑朝中无有忠直者,臣就来做这个忠直!
以死报君恩,天底下还有比他孔融更忠直的人吗?
他是在强要【忠直】美谥,他孔北海是要和史册之上那些先秦名士般,名垂青史,流传千古的!
来日哪怕大汉亡了,袁氏果真有改天换地之能,他孔北海也将被列为有汉以来,最后一位忠直烈士,被新朝传颂。
求仁得仁!文臣的最高追求是什么?流传千古的芳名就在眼前,他又岂会撒手?
他孔家上有至圣先师,下有他当世忠直之表率孔融,定可历万朝万代而不倒,虽千秋万世以承嗣。
这其中道道,旁人看不明白,周围世家出身的其余大汉名士,如何不懂?
邀名!
幼时让梨以搏孝悌,临危一死而全忠义!
忠义孝悌,他孔融全了儒家之名,死后是要列传进孔祠,追随在至圣先师弟子之后的。
汉末邀名之风盛行,以至于斯,这些名士们终于不再局限于让梨、怀橘,而是一步步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压上了这场邀名盛宴。
可孔融一死了之,一了百了,落得万世美名,却把他们这群生人,架在火上,好生为难。
他孔融以死报君,临死前回眸怒视他们:毋为不义。
这却教众人能怎么办?追随你孔北海血洒大殿吗?
可先机好处全被你占了,这等邀名之事,向来只有第一个做的才有用。
偏偏同为名士,自有默契,邀名之举是不能互相拆台,还得互相吹捧的。
否则来日轮到你自家邀名,别人也来拆台,他们之间的名士游戏,也就玩不下去了。
这也是当众人看出孔融要做什么,且心存死志之时,没人去拦他的原因。
求仁得仁,今日阻他孔北海邀名成道,来日便是他孔北海生死大仇。
而在群臣名士或唏嘘、或叹惋,或为难之时,对自家名声犹为敏感的刘备,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跪在御阶之前。
悲呼孔北海之名,言说二人北海初见之情,此全朋友之义。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