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届时也不用当真讨袁,跟袁术作战,只打出旗号,各领大军镇守边境便是。
既全了天子讨袁大义之名,又把自己这个曹相与曹军调出洛阳,陈兵在抵御袁术的最前线。
如此,则后方的刘协无人辖制,又有刘表麾下文聘大军,足以掌控洛阳,缓图发展。
反观自己,每年都要抵御袁术进攻,粮草更受制于洛阳,往后只怕真要做个大汉忠良。
曹操悚然而惊,直至此时此刻,他才察觉此间凶险诡谲,远比此前的群臣共诛更甚。
方才局势虽然凶险,可自己与天子之间自有默契,自己还不愿与天子动刀兵,天子也明白此时非内斗之时。
是以双方之间,唯有妥协。
但眼下则不然!
没人要杀他,而是要逼走他!
以大义为柴薪,忠直为炽火,要烧得他亲口请命,领兵出洛,做那汉室藩篱!
双方之间,没有火拼,没有内乱,唯有“自愿”!
汉室不损一兵一卒,而倾举国之力抗袁,兴汉之业可成矣。
以群臣相争架天子,以天子架孔融,以孔融架群臣,以刘备架我!
好一招大义为名,堂堂压来!
即便是他曹操,也是直到这发作一刻,张口欲言,竟答不上话时,才骤然惊觉此计之诡秘歹毒。
是谁在做局害我?
曹操默然无声,从天子到群臣,每一个人都在等着他开口,等着他说出那句被大义绑架,必然说出口的话。
而曹操逡巡的目光,却一一扫过众人。
是袁术?
不对,今日无论有没有那一封请册汉王疏,只要自己回来,帝党、曹党之争,就必然爆发,内部矛盾积压至此,本就无可调和!
是天子?
也不对,只要两党之争,无可调和,群臣争执不下,吵嚷一团。
初得掌权的天子就必然深感国事艰难,为了平息两党争端,不使兵戈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