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兵,赶赴轘辕关,以御袁贼。
待备在西园演练新军,兵精粮足,便是讨贼之日,匡扶汉室,相忍为国!”
“匡扶汉室,相忍为国!”
见他与曹操皆有表态,殿上群臣齐声应和,声震九重宫阙。
然而面上勠力同心,私下是否各怀心思,犹未可知。
特别是才听曹安民介绍了袁营之功劳簿体系,只要十个泼天大功,便可得丞相之位。
而观此汉王诏书,若献上曹贼首级,便值九个泼天大功。
群臣:“.”
随着群臣上下万众一心,哪怕曹安民也言讨袁之志,举目一派兴汉之相。
朝政议毕,就此退朝。
不久之后,洛阳城外,日暮西垂。
车辚马潇,皆挂白幡,少年郎在小道送别离人,沿途无不悲戚者。
“孔公子不必太过悲伤,孔公求仁得仁,名垂千古,此非哀事,乃是喜丧。
汝等皆忠烈遗孤,此去扶灵归鲁,定然畅通无阻,一路平安。”
“名垂千古?”
孔融之子惨然而笑,“杨公子说的是,孟子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今家父舍生而取义,此古先贤之所为也,我这个做儿子的,当为他高兴才是。”
说着高兴,强颜欢笑,他泪眼迷离,扶灵而去,只口中低声呜咽。
“邀名之人,必为声名所累,将声名看得比性命还重之人,亦必死于声名。
当世邀名之风,自我父而盛极矣。
治则空谈论声名,难则一死报君王。
父亲,孩儿不懂,这个您为之而死的世道,难道是至圣先师所说的礼仪仁义吗?”
杨修望着孔家扶灵车马,渐行渐远,眉宇间也有忧思烦闷萦绕不散。
他布下此局,本想以大义为名,借群臣诛曹之压力,将曹操逼出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