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亮虽年少,但兄长之思谋所想,我又如何不知?
但人与人是不同的,大道三千,你我都有各自的路要走。
你认为的好,对我而言未必是好,你认为的对,在我观之未必是对。
天命更易,大势已成?
先秦奋六世余烈,灭六国,合四海,一统天下。
此之谓天命所归,大势极矣,然二世而亡,复失天命。
昔霸王以勇冠绝当世,百二秦关一力破之,挡者披靡而王天下。
此之谓军力盛极,大势所在,然数年间为高祖所败,自刎乌江。
此二者皆王九州,得天命,掌大势,世人逐之以为从龙,殊不知身死国灭,只在顷刻,一叶而障目也。
敢问兄长,今袁公执天命已胜秦皇乎?
再问兄长,今袁公之军勇而冠霸王乎?”
见诸葛瑾张了张口,竟不能答,孔明才幽幽一叹。
“今天命不及秦,军勇不及项,袁公何以敢称汉王乎?
天命?大势?
亮非不识天数,然志存高远,只信人定胜天,只信大势可改,人力为之!”
“唉”
好一声长叹,似道尽自己半生漂泊,心酸苦楚。
诸葛瑾深深看着孔明,他眸光深远,仿佛看见了那个刚来荆州,自诩才华,满腔抱负的自己。
少年时,壮怀激烈,心有四海,放眼九天,不登泰山,已小天下。
中年时,步履维艰,高不成,低不就,虽登泰山,望不见天。
老年时,中道崩殂,回望来时路,道一声好走,止步泰山,可惜可叹。
念及至此,诸葛瑾握着弟弟的手紧了紧,语重而心长。
“孔明,你之志向,我岂不知?
以你之才,或有改天换地,一己之力,改命扶龙之能。
然,此行坎坷艰难,行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