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吾等也实以此策,乃破曹军。”
“笑话!
阎公不通兵法,为尔等所诈,朕也不通兵法吗?
庐江所以坚守者,盖因一旦有失,后方无有雄关重镇,曹军可直抵淮南,无以拒守。
今既发十万百姓,何不在后方城镇,遏一要道,挖沟建垒,以固城防?
届时弃庐江而撤军,守后方以御敌,整整十万黄巾百姓据深沟高垒以守。
前有守御,后方继续建营,曹军攻势烈则弃守前营,后方我淮南物资充沛,数百万生民为尔等挖沟建垒无穷匮也!
愈攻愈退,愈退愈建,愈建愈守,愈守愈坚,试问曹军何以破敌?
一旦诱之愈深,而朕于荆州关门打狗,曹营一众尽成瓮中之鳖矣!
尔等数人,害我百姓,坏我大事,更复何言?”
袁术此言一出,张勋、朱桓等经历过庐江一战之艰难的人,都听的眼神一亮,面有愧色。
张勋更是汗颜,他常自诩精学汉王挖沟建垒之战法。
不想今日才知,自己只学得些皮毛,只知建垒围攻,却不知以此守御,才是此法奥妙。
愈攻愈退,愈退愈建,愈建愈守,愈守愈坚!
学得这十六字真言,他恨不得让曹操再来一次,与他重新战过,这一回,必打到曹操绝望。
朱桓也是恍然大悟,暗忖此计在别处,靡费人力物力甚大,于任何地方都绝难实行。
唯独在淮南,万众与汉王一心,为护淮南太平,百姓会自发踊跃来挖沟建垒,而淮南物资之充沛富庶,又属九州之最。
汉王今次将此法公之于众,怕是气急了庐江此战,淮南以人命去堆。
似乎在汉王眼里,明明咱们砸钱就能赢的事,你们为什么要用命呢?
而就这样的计策,哪怕汉王明着说出来了,只怕今后天下诸侯,也只会避淮南锋芒,再不敢打此地主意。
淮南钱粮甲天下,黄巾百姓万众心,在所有人都知道汉王守淮南之十六字真言的情况下,远征到这里来跟汉王拼消耗,那真是嫌命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