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投奔曹操而入袁营为间者,盖因当时曹公英明神武,有吞吐天地的气象,而袁公纨绔骄奢,有篡逆无道的行径。
可如今时移事易,眼下曹公气数将尽,不过冢中枯骨,汉王不日必擒之。
反观汉王,如日中天,当真有改天换地,开辟新朝的气象。
诚如是,那自己这个太子太傅.好像价值连城?
此吕不韦奇货可居之旧事也!
人这辈子,就是不能钻牛角尖。
有时候换个角度,换种考量,眼前暗无天日之困局,立时就成通天之坦途。
刘晔眨了眨眼,看向袁耀的眸光已从不耐,转化为了欣慰,他颔首谓之曰:
“能想到这一层,可见公子你这一年里大有长进。
那么,你的想法是?你想怎么做呢?”
刘晔循循善诱,为之引导,袁耀坦然答之。
“父亲不久前曾考校我功课,其间言说密事,如凌烟阁、功勋殿等。
当时他眼神失望,谓我曰:
【袁策之才,当列天罡星位,若汝有策儿之三分,为父夫复何求?】
耀以为,若能多立功勋,星位排名在那袁策之上,必可得父亲重视,重拾偏爱。”
说着,袁耀将凌烟阁、功勋殿等事为刘晔娓娓道来,俯身长拜。
“耀年幼,恨不能上阵杀敌,与那袁策一般为父亲杀敌立功。
今当何为,还请先生教我。”
刘晔闻言亦震惊于汉王之手笔,诚如是,不消数年,天下英才已尽入汉王彀中矣。
此谓之:汉王吐哺,天下归心。
霎时间,刘晔再次鲜明了自身立场,曹公?冢中枯骨,没听说过!
晔乃汉王嫡子之师,新朝太傅也!
于是他略一沉吟,已生一计,为袁耀谋之。
“公子所言,却也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