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你们还一副守不住的架势,怎么我把箭矢都调去射麹义了,没有了弓弩支援,你们反而能守住了?
原来麹义麾下“先登死士”,讲究的就是一股英勇无畏,一鼓作气的敢死之心。
这股勇气,当年界桥之上,麹义率众步卒以迎敌白马,立万军之前,为先登营中最英勇之死士。
那时的他并非袁绍嫡系,乃背叛主公韩馥而投袁绍之降臣,又无重大战功、战绩。
在颜良、文丑等袁绍嫡系爱将面前,几乎抬不起头做人,也不受重用。
界桥一战,他正是憋着一口气,要扬名立万,要得到袁绍的看重,要让曾经瞧不起他的人,在他面前抬不起头。
正是怀着这股不成功便成仁的死志,他才练出了一支同他一般,为了功名利禄,敢把性命压上的敢死之军,他为之名曰:【先登死士】!
正是这股死志,才让他的步卒,能硬顶着骑军的冲锋,不退不畏。
如一块立在界桥之上的坚石般,一次次抵住纵横北方,未尝一败之白马义从决死的冲锋,也彻底打断了白马将军公孙瓒最后的脊梁。
可是现在,依旧是白马与先登的碰撞,却道故人心易变。
严桐已无后顾之忧,更无守城顾忌,一心杀机凛冽,直取麹义性命。
而麹义呢?
他早不是当年默默无闻的背主降臣。
而是界桥一战,闻名天下的当世名将!
【魏王所以霸北方者,皆仰吾之功劳!
无我出力,魏王何以有今日?】
他麹义,魏王见了,都得以礼相待的无双上将。
颜良、文丑,见我也须尽低眉!
功成而名就,再非用命来博取富贵的年纪。
此时的他,哪还有什么敢死之心?
是故,在望见严桐红着眼,号令三军,万箭齐发只为取他一人性命之时,麹义第一反应就是仓皇逃窜。
我堂堂“魏国大将军”,正是随着主公称王而得享富贵的时候,焉能死于此地乎?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