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方面不擅长,只能麻烦张教授您推荐。”徐铭嘴甜的如实表示道。
“你这篇论文有一定潜在应用,加上完成度不错,倒是可以试着给《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投稿。”张鲁平想了想详细为徐铭介绍:“作为纽约大学数学科学院,研究所的机关刊物还是算不错的。”
“而且不需要版面费,审核周期短。”
“等回去就投。”徐铭果断应下不存在任何质疑。
毕竟这方面张鲁平是专业的。
反观刘新杰又被刺激到,嘴里重复低喃,对徐铭这位新师弟彻底佩服。
“竟是能进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的稿子吗,水平确实比我的论文高出很多。”
他作为数院快研究生毕业的人,对国际上数学领域期刊还是挺熟知的,很清楚这可不是什么水刊,在应用数学领域有着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
就拿他现在的这篇论文来说,都不敢把此期刊当做自己投稿目标。
否则百分之九十会被打回来。
张鲁平看徐铭的眼神越来越满意,恨不得赶紧收下当自己的学生,否则被院里那些数学老教授发现,到时候肯定会想法设法抢人。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当即有了主意,招呼徐铭坐下后继续接着讲。
“我听小刘说你对大一必修课程掌握的牢固,已经能够灵活应用。”
“既然是这样的话,就早点跟着大二上课吧。”
“等期中考试我亲自给你单独出题,只要成绩能达到平均分数线之上,院里直接给你大一的全部学分。”
“怎么样,有没有把握试试?”
张鲁平嘴角含着似有似无的笑容,注视徐铭的眼神不忘又多补充了句。
“不过你可不要指望我会手下留情。”
“我愿意。”徐铭没有半点迟疑斩钉截铁应下。
伴随他多项能力的提升,学习效率非别人能比,自然不可能在本科阶段待太久。
早点修完学分毕业,成为研究生博士,才能接触到更深奥的知识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