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徐铭在学习小组的时间明显增加,除此之外还会主动前往张教授办公室,向张鲁平或者刘新杰请教,复变函数以及抽象代数等相关问题。
加上模型解构能力的提升,面对那些复杂数学定理的时候可以轻松拆解。
通过推导低阶模块揭示背后数学结构,从而快速掌握并能灵活应用。
以至于到月底的时候,抽象代数都快学完。
仅剩下概率论,和应用数学核心的工具数理统计。
这点也正是燕大数院的传统,新生刚入校,并不会进行专业分流。
需等大二结束后,才会选择专业。
他本就在信息编程算法,有着得天独厚条件,可以像面对中文外语一样,快速理解熟悉代码,自然要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按照这种效率,恐怕到时候等期中考试结束,完全能直接跟着大三年级听课了。
而对此严伟豪和高科的感受,无疑是最深的。
每天亲眼目睹,徐铭那种恐怖的速度,眼睁睁看着大二阶段内容被其逐渐掌握。
且知识之扎实,连他们都自愧不如。
没有丝毫虚浮不堪。
尤其想到这学期都还没过半,学习小组里的三个人已经快能讨论实变函数,顿感到有种无形的压力,甚至有时都自我怀疑让徐铭加入进来是否正确。
原本计划着,以徐铭大一新生的身份,根本承受不住他们小组的学习强度。
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像那位老组员一样,自己主动退出学习小组。
结果才一个月的时间,反倒是他们快先扛不住了。
当时间很快进入十一月份,天气逐渐凉爽,连宿舍也成为舒适的学习环境。
距离期中考试终于不剩下几天。
另外值得一提,期间徐铭也登录过几次邮箱,以及投稿的期刊网站。
虽论文尚未过稿,却收到对岸发来版权授权协议书。
在签署将电子档回寄后,论文成功通过期刊技术编辑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