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铭从导师办公室出来,本想顺便拐去建模课,找下朱志轩和蒋旭他们。
不过想了想还是没去凑热闹。
下了楼直奔图书馆。
虽说要去找郑以中教授请教,却也不能就这样什么准备都没有便过去,如此非但得不到有用的信息,还会平白耽误两个人的时间。
所以他便计划着,先按照自己思路,尝试用解析数论工具对筛法优化。
并在过程中,记住遇到的问题。
届时全部整理出来,再拿着前去进行请教,最大限度提高效率。
转眼又是三天时间。
伴随数学科学院挑战杯正式开始,蒋旭和朱志轩作为参赛人员被集中安置,进行为期三天的建模编程论文。
临走时徐铭和倪明杰,也不忘给他们加油打气。
而就在挑战杯进行的第二天,徐铭则和郭昊强王雯丽他们坐上商务车。
前往最终竞标答辩地点。
“此次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箐华和中科院魔都微系统所,以及海外的东景大学技术团队。”
“魔都微系统所采用UWB超宽带方案,虽然定位精度达到了惊人的一米内,但单设备的成本较为昂贵,奥组委评审会方面应该不会采用。”
“东景大学的光通信和声波辅助,虽然有着抗电磁干扰的优势,却需要安装反射板部署起来复杂,无法满足部署周期小于六个月的要求。”
“倒是箐华团队,听说这段时间对原本的方案进行了深度优化。”
“使得定位精度在钢结构环境中有所提升,或许会成为咱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车上许崇兴不厌其烦,详细给徐铭介绍着其他参加答辩的项目团队情况。
前脚话音落下,未作停顿便又继续开口补充。
“当然综合性能依旧咱们占优。”
“你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到时正常发挥介绍咱们方案的优势就行。”
徐铭边听许崇兴教授的话,边翻看手中资料。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