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专家的评价。
都认为北斗导航系统不可能成功。
更达不到gps的精度。
在如此局势下,对项目组各成员来讲,确实会存在不小的压力。
担心无法推动项目的进展,
毕竟都已经宣布,要打造出国产定位系统,若最终无法成功便会成为笑柄。
徐铭深知北斗的重要性,既然加入了项目组,那自然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推动技术的突破。
思维运转到这里,他当即脱口认真回应一句。
“我相信咱们的北斗,肯定会成为全球精度最高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小徐说的不错,就该保持这种信心。”郑以中率先开口接话看向徐铭的眼神愈发满意。
如果先前他只是认可徐铭的数学水平和天赋,那么此刻则是对整个人都欣赏。
可惜这样的优秀学生,没能抢过张鲁平。
随即徐铭也不再耽搁时间,和几人拜别离开,继续去忙自己的事情。
……
转眼进入到十二月份。
徐铭在这段日子里生活颇为规律,除研究微分几何和拓扑代数等理论,便是去卫星联合技术实验室。
对相关进度和框架熟悉后,才发现想解决多路径抑制问题的难度。
确实要比奥运场馆钢结构的干扰高得多。
没办法。
相比较一个场馆的面积,城市峡谷环境更为复杂多变干扰卫星信号。
单纯的曲率补偿模型算法,根本无法保证定位精度。
只能选择放弃。
尽管眼下仍旧没有什么好的思路方法,但在研究相关模型算法的过程中,却也获得了不少信息学科经验值。
按照这种速度的话,相信不用多久,便能正式让信息学科提升到3级。
成为继数学之后的又一门3级学科。
对此他可谓也是颇为期待。
而十二月份内,还有件事便是英语四六级考试。
上半年他已经通过四级口语和笔试,对于六级自然也是顺手的事。
便同样选择报了名。
和他一起的,则还有蒋旭与朱志轩两人。
至于倪明杰因对六级不感兴趣,便未报名参加。
这天下午。
五点多英语六级考试结束,徐铭从考场出来,很快便同蒋旭和朱志轩汇合。
“铭哥你考的怎么样”
近前后朱志轩率先开口下意识询问句,然话音刚落还没等徐铭发言,旁边的蒋旭便已经接过话茬应声。
“这还用多说啊,以徐铭的英语水平,如果不满分那肯定批卷老师有问题。”
徐铭闻言淡笑着说:
“这话过于夸张了,不过满分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我发挥的也还行,应该能通过。”朱志轩脸上堆着憨厚笑容补充道。
蒋旭则同样点头表示附和。
显然三人都没感觉,英语六级有多高的难度。
说到这里蒋旭掏出看了眼墙上时间,接着开口向徐铭和朱志轩提议。
“要不先去吃饭吧”
“赶紧走起,我还真有点饿,另外杰哥让我给他顺便带份饭上去。”朱志轩迫不及待跟在后面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