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灵山,大雄宝殿。
斗战胜佛孙悟空,身披锦斓袈裟,头戴紫金冠,端坐于莲台之上,宝相庄严。佛光沐浴之下,周遭的菩萨、罗汉皆在闭目参禅,聆听佛祖讲经。
然而,孙悟空却有些心不在焉。
那双火眼金睛,早已不复当年的桀骜与狂放,被佛法打磨得温润了许多。可那眼底深处,一抹挥之不去的躁动,却如地心之火,时时翻腾。
成佛万余年,他受万众敬仰,享无量清净。可这“清净”,于他而言,却无异于一座华丽的牢笼。他乃天地所生的石猴,骨子里是斗战的狂意,是逍遥的本性。念经、坐禅、普度,这些都很好,但……太无趣了!
他时常会想起花果山,想起那群猴子猴孙;会想起东海,想起那根称心如意的铁棒;甚至会想起武当山上,那神秘父女之言。
“佛曰,空……”
“佛曰,静……”
听着耳边缥缈的梵音,孙悟空只觉得昏昏欲睡。他忽然心念一动,神游天外,将目光投向了那片阔别已久的南瞻部洲。
这一看,却让他“噌”地一下,差点从莲台上跳起来!
“咦?”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人间处处升腾着一股前所未有的鼎盛气运。这气运,不同于王朝龙气的霸道,也不同于香火愿力的祥和。它充满了活力、智慧与创造性,仿佛亿万万颗心脏在同时有力地搏动。
山川之间,妖氛大减,不再是当年他西行路上那般处处是妖魔洞府。城镇之内,百姓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希望,而非对神佛的盲目祈求。
最让他惊奇的是,在许多城池乡镇,香火最旺盛的地方,不再是寺庙或道观,而是一座座名为“学宫”或“学堂”的建筑。无数孩童在其中朗朗读书,无数青年在其中探讨着“格物致知”的道理。
“格物?格什么物?”
孙悟空的好奇心,瞬间被勾到了极致。他感觉,这人间,似乎正在发生着一件比他当年大闹天宫还要有趣得多的事情!
“佛祖,弟子心有所感,欲往东土一行,巡查佛法传播,巩固信仰根基。”孙悟空站起身,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