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椅。
下午,是草药课。一位名叫“芷”的妇人,会带着他们进入山林,教他们辨认哪些植物可以果腹,哪些可以治伤,哪些又含有剧毒。
而到了夜晚,当星辰布满天空时,便是最神秘,也最让“野”期待的时刻。
江一一会亲自走上讲台。
她不讲高深的仙法,不谈玄奥的大道。
她讲的,是天上的星辰。她告诉他们,那些闪烁的星点,并非神仙的眼睛,而是一个个巨大无比的火球,离他们无比遥远。她教他们如何通过北极星辨别方向,如何通过星辰的运转判断季节的更替。
她讲的,是脚下的大地。她告诉他们,大地是圆的,高山之下有地脉,江河奔流有其规律。
她讲的,是人体的奥秘。她以最浅显的语言,描述了“气”在人体内的运转,教给他们一套简单的呼吸吐纳之法。这套方法不能让他们飞天遁地,却能让他们精力充沛,百病不生。
江一一将这些知识,统称为“格物”。格物致知,探究万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真知。
“野”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一切。他的眼中,曾经的蒙昧与畏惧,渐渐被求知的渴望与自信的光芒所取代。
而像“野”这样的“奇遇”,并非个例。
稷下学宫虽然隐蔽,但江一一并没有完全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她让一些已经学有所成的族人,定期离开山谷,以“游商”的身份,去往周边的部落。
他们带去的,不是丝绸或珠宝,而是锋利的钢铁器具、陶制的器皿,以及最重要的——用草药制成的伤药和解毒丹。
他们用这些东西,换取部落的皮毛或特产。但交易并非唯一目的。
每到一个部落,他们都会展示这些工具的用法,会为部落里的病人诊治,会教孩子们几个简单的文字。
渐渐地,“渭水之畔,有一神秘村落,其民智慧,其物精良”的传言,开始在方圆数百里的部落间流传。
越来越多像“野”一样,对未来充满渴望、不甘于蒙昧的年轻人,开始踏上寻找“稷下宫”的道路。
江一一对所有前来求学者,都秉持截教“有教无类”的原则,无论出身,无论男女,只要心诚,皆可入学。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