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志摇了摇头,问道:“你有管理过100个工人的经验没有?”
“没有。”
“50个呢?”
“嗯~也没有。”
“30个呢?”
“有。”易定干忽然眼前一亮,说:“可以分组了?”
陈家志又回头看着眼前这片地,说道:“标杆已经有了,后续的地也能跟着出来,没必要再集中抢地播种,你都没有同时管理50个菜工的经验,何况是永锋他们。
早点把人员分到各组,人一少,就好管理了。”
易定干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那开沟的那些男工呢?”
陈家志:“还是单独一组,你先管着,以后打药、打地、上下车搬运都交给他们,工资不变。
还有,让各组长留意一下做事细、学东西快的工人,以后会成立收菜小组~”
两人又到了菜场的机耕道上,边走边聊,沟通完善着管理细节。
菜工管理其实也是门学问。
有过相关经验的人都知道,只要一块地里工人人数上了30人,就要扎堆了。
一旦上了80人,得,密密麻麻都是人头,看着都头晕。
这方面,易定干都还很欠缺,戚永锋、敖德良、李明坤、郭满仓就更难了。
尤其是李明坤和郭满仓,两人都没有管人的经验。
还有两个组长是黄日新和郑中,以前可能是其他职务,现在也被任命成组长。
陈家志顺便问了问两人情况。
易定干:“不是自己人,不好管,尤其是不认可我们的开沟和菜田布局,说是华而不实,成本太高,浪费钱。”
“浪费钱的事江心菜场干得还少了吗?”陈家志笑了笑,尽是嘲讽。
就江心菜场的道路、沟渠、水源、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还要甩东乡菜场两条街。
但实用性却差东乡菜场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