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对照组(2 / 3)

员看着这分类细致、对比鲜明的阵势,当时就愣住了,拿着记录本的手都忘了动作。

哎,前几天下雨,他一门心思都在防着村里人偷运粮食进村,真没注意到他们居然分的这么细!

这……这哪里是普通的农业生产?这分明是精心设计的科学试验田的配置!

就连见多识广张研究员,凑近了仔细看那些木牌,嘴里出“啧啧”

的惊叹声。

他转过头,看着站在一旁的赵振国,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由衷的赞赏:

“小赵同志!

你这……你这心思也太缜密了!

你这搞的,是田间对照试验啊!”

张研究员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提高,“设置了不同的品种对照,还有肥料因子对照!

这思路,这设计,太清晰了!

就算是我们农科院的试验田,也不过如此!

你……你咋想到的?这太厉害了!”

赵振国被专家这么一夸,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这是后世的经验而已。

“张研究员,您过奖了。

我就是琢磨着,空口无凭,光说包产到户好,人家可能不信。

那就把各种情况都摆出来,是好是孬,让事实说话,让秤杆子说话。

这样,谁也挑不出理来。”

王栓住在一旁听着,脸上也乐开了花,与有荣焉地挺直了腰板。

核验正式开始。

先称的是“集体-东洼地-良种”

产量果然不错,比往年有显著提升,但仔细核算下来,亩产仍然比那些同样使用良种、却是包产到户的地块,低了大概一成半。

许调查员看着这个差距,默默记下,没说话,但眉头微微蹙起。

接着称“集体-西坡地-老种(蚂蚱麦)”

产量一下子就下来了,麦穗明显干瘪不少,亩产比良种集体地又低了一大截,跟包产到户的地块相比,差距更是惊人。

许调查员的笔尖在记录本上停顿了一下。

然后是“集体-河滩地-良种+化肥”

这是投入最高的集体地,产量也非常可观,但还是比包产到户的亩均收入低…

张研究员在一旁小声对许调查员解释着投入产出的效益比问题。

最后是“集体-岗头地-老种+农家肥”

产量最低,但成本也最低。

这一系列称下来,数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就像赵振国设计的那样,不同的条件,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而所有的数据都指向一个核心结论:在同样的种子、甚至更好的肥料投入下,集体地的管理效率和最终产出,依然无法与包产到户那种精耕细作、将收成与自身利益紧密挂钩的模式相比。

许调查员之前所有的怀疑、固执,在这一套严谨的“事实矩阵”

面前,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彻底失去了立足之地。

他不再觉得这是“作弊”

或者“运气”

,他看到了背后清晰的逻辑和强大的力量——那是政策调动起来的人心的力量,是科学管理方法结合个体能动性爆的力量。

最新小说: 愿,且听 龙国顶级高手 血色禁爱 逆光成长 开局三轮配别墅,我靠摆摊爆富 全球神域:开具百倍奖励 超级上门弃婿和他的美女 重生80不原谅,改嫁虐渣暴富了 喰种:高武世界?自助餐厅! 玉藏龙渊:赌石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