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之上那样的阵势都没劫杀的了,自己又不是多长了脑袋,能破财消灾,也算好事。
金花婆婆看向云长空,说道:「这吴一氓不是良善之辈,但你这麽爱管闲事,何必退隐江湖呢?」
云长空微微一笑道:「这不冲突,其实我也喜欢身带三尺剑,管尽天下不平事的侠义之举,只是如今的江湖与民族,国家之事挂上了勾。
遇上不平事,重了,损伤汉人力量;轻了,自己心里不痛快。就这吴一氓,若非身在这个时局,我直接就杀了。」
赵敏颌首道:「你是对这世道的无奈。」
云长空悠悠道:「乱世之中君子吃亏,小人得势,若不想当小人,除了隐退别无他法。
倘若江湖只是单纯的江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那是何等逍遥自在,可是如今呢,吴一氓这种仗着势力乘火打劫之人不知有多少,你杀了他,未必会对那些百姓有什麽好处!」
赵敏目不转睛瞧他时许,笑了笑,默默点头。
小昭笑道:「公子学武可以傲视天下,若是要学治国平天下,那也易如反掌,只可惜你偏偏不想学。」
长空微笑道:「小昭,不是这样的,我没那麽厉害。宋时江南有个慕容氏,他祖上是鲜卑燕国之人,他们一直想要复国,有个慕容龙城武功之高,天下无敌,然而江山却是赵匡胤坐了,他眼见百姓安居乐业,就不准备复国了。
这其实就是贪利多欲,乃为上乘武学的大敌。武功高了,复国之念对于他也就可有可无了,自然会以百姓为重。
后来到了他的子孙慕容博丶慕容复手里,一心就是要复国,为此不惜挑动两国战争,生灵涂炭。可他们也是才智过人之士,武功却又变得低了,再也不复慕容龙城天下无敌的雄威。
所以我若去想什麽治国平天下,武功也就不成了,因为你就得揣摩人心,从朝臣,到百姓,或许还有你的枕边人。
因为她或许会为子女打算,谋划,这一切种种足以误了修行,便难善终!」
赵敏幽幽道:「赵匡胤就是例子。」
长空叹道:「是啊,他是帝王中难得一见的武学奇才,然而他受限于母亲丶弟弟的亲情,以及他们的野心,才有烛光斧影的难解之谜。倘若他不是皇帝,兄友弟恭也不是不可能!」
小昭道:「相公见识深远,实非我等所及。」
长空哈哈一笑:「不要给我戴高帽,我只是比旁人看的透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