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庞大,最后竟连成一片黑压压的乌云,朝着平阳关压了过来。
百户头皮麻,如坠冰窟。
按照北境防务部署,镇北军驻守在青州至西梁一线,离这里近两百里,鞑子根本过不来。
谁能想到,鞑子竟然绕开了镇北军的防线,长驱直入。
“快!”
百户对着身后的士卒嘶吼,“派两个人骑马去太州求援,就说鞑子主力奔平阳关来了,让知府大人调援兵!
再去烽火台,点三道烽烟,鞑子要攻关了!”
两个士卒领了命,翻身上马就往关内冲。
“军爷,怎么回事?”
慌乱的人群看到士卒仓促离开,大声问道。
“鞑子来了!
!
!”
士卒头也不回地喊道。
“鞑子?”
人群寂静了片刻。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鞑子来了?”
“啊?????”
“鞑子来啦——”
“快跑啊——!
!”
坊市里瞬间炸开了锅。
卖春茶的货郎扛着担子就跑,茶筐里的茶叶被撞撒了一地,也顾不上收拾;买糖人的妇人被冲散了孩子,趴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喊起来;行商们也顾不上付钱,扛起布匹跟着人群就跑,伙计叫骂着拎起木尺就追……
人们踩着散落的货物、踢翻的摊位,拼命往自以为安全的地方跑。
哭喊声、咒骂声、孩子的啼哭声混在一起,乱作一团。
关外。
马蹄声如滚滚雷鸣,震得关墙都在颤抖。
只见无数战马疾驰而来,骑士们穿着战袍,挥舞着弯刀,口中出阵阵呼喝。
黄沙漫天飞扬,遮天蔽日,看不清有多少兵力。
只能看到上百面旗帜在烟尘里猎猎作响。
看到旗帜上绣着狰狞的狼头,守关百户整个人都懵了。
“是血狼部,鞑子的主力?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啊?”
没有人能够回答他。
城墙上的士卒们彻底慌了,有人趁着众人注意力都在关外,猫着腰溜了下去。
百户看在眼里,却没力气喝止。
他比谁都清楚,平阳关这些年承平太久,守关的两支百人队,大多是靠银子捐来的职位,平日里在关内欺行霸市、克扣粮饷,哪真有守城的本事?
说是来守关,其实都是来享福的。
如今鞑子真的打过来,哪个愿意拼命啊?
百户看着马蹄踏起的漫天尘土,大脑里一片空白,只剩下一个念头,“跑”
。
两百多人守关,对面是上万鞑子主力,怎么可能守得住?
“你们……都给我守好了!”
百户试图装出镇定的样子,大喊一声:“我去……搬救兵,去太州找知府大人调兵,你们撑住半个时辰,援兵很快就到!”
他几乎连滚带爬地跑下城墙。
刚到马厩旁,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士卒李四正牵着一匹枣红马,鬼鬼祟祟地往外挪。
马背上还驮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
显然是想溜。
“干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