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生拿着林川画的图纸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挠着头去了铁匠炉。
不到两天,他就捧着一套灰扑扑的模具和个铸铁炉子来了。
模具是两半合起来的,中间凸着十几个圆头;炉子看着像个矮墩子,侧面留着个小口,顶上能架铁锅。
林川拿起模具掂量了下,忍不住笑了起来。
蜂窝煤炉……
这个冬天,能不能赚大钱,就看你的了。
他让人铲了些石炭,又取了些黄泥,按不同比例掺在一起,加水和成泥团。
几个伙计轮流用模具压,做出几种不同比例的蜂窝煤,码在晒场上晾干。
等到第五天,煤块晒得硬邦邦的,炉子也打了十几套出来。林川做了测试后,让人把商会的掌柜们都请到了工造房的院子里。
“诸位!”他指着院子中央的铸铁炉子,“今日给大家看个新鲜东西。”
说着,让伙计往炉子里塞了两块蜂窝煤,用引火绒点着。
起初冒些青烟,片刻后,炉口就透出橘红的火苗,炉子渐渐热起来。
“这烧的是啥?”有掌柜伸手探了探,赶紧缩回手,“这么旺?比烧炭热多了!”
“可不是?”另一个掌柜闻了闻,“怎么这么香?”
林川笑起来,没接话,让伙计往炉上架了口铁锅,又倒了半锅水。
一炷香的功夫,锅里就冒起了白汽。
“这炉子,冬天取暖、做饭都使得,比木炭经烧。”
林川指着炉子,“刚做出来,还没定价。今日请诸位来,是想送点东西。每人两套,一套放自己铺子里,一套拿回家里,就摆在显眼处,该烧烧,该用用。”
掌柜们愣了:“送?林大人这是……”
“你们先用了,再说好,那才是真的好。”
林川摆了摆手,“而且现在产量不多。往后有人看见,问起这炉子,你们再说’铁林谷出的,往后可能会卖’。没问的,就当没这回事。”
有个老掌柜精明,试探着问:“若是有人急着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