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重弩是镇北王赏赐的三十台之一,通体用上好的柘木打造,弩臂上还烙着军器监的印记。
“大人,这重弩每台需三人操作,射程可达三四百步。”
身后的匠人小心翼翼地解释,“只是上弦太慢,熟练的弩手也要十几息才能发一箭。”
“三四百步?”林川吃了一惊。
这个距离远超弓箭的射程了。
“为何边军里没有重弩营?”
“这……小人就不知道了……”
林川点点头。
这种问题,一个匠人自然是回答不出来。
对于弩,他熟悉无比。
要知道,在后世的特种部队里,弓弩也是标准配备。
眼前的重弩确实威力惊人,二三百步都能贯穿鞑子的护甲,精准度也远超弓箭。
可它也有明显的缺点。
首先是机动性。
这台重弩净重就达八十斤,需要两匹驮马运输。行军时还要拆卸组装,耗时费力。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样的笨重装备往往跟不上部队的转移速度。
其次是操作难度。
训练一个合格的重弩手需要三个月,而培养弓箭手只需月余。
更致命的是,重弩上弦缓慢,熟练弩手每分钟最多发射三箭,在遭遇骑兵冲锋时,这个射速远远不够。
可缺点再多,这射程的优点,也实在让人难以抗拒。
“这种重弩……可以仿制吗?”
“大人,可以仿制,就是造价……可能会高些。光这一支弩箭,就至少两百文……”
“两百文……”林川低声重复道。
一个劳工辛苦劳作一个月,才能换来四支这样的弩箭。
如此高昂的成本,难怪普通军队根本负担不起成建制的重弩营。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