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是为了国家能够独立生存下去。
其实,如果能达成此目的,我觉得和日本人言和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一味地主张焦土抗战、唱高调是打不赢日本人的,大家应该坦诚一点,该说点实话了。
依我看来,日军占领区日益扩大,铁路等重要交通枢纽全部丧失,财政又日益匮乏,我四万万民众时时刻刻沉沦于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喘息,为了尽早结束战争,我多次向常某人进言,奈何他就是不听。”
他这话的意思很明确,明知道打不过还要打,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再这样下去,真的就亡国灭种了,所以还是要“和平救国”嘛。
为什么不能接受日本人提出的“和平”条件呢?
这事上高司长有发言权,他说道:
“上回委员长拒绝了日方提出在华北、华中、蒙古等地建立亲日政权、承认满洲国和向日本赔偿军费的条件,于是谈判破裂。
但我次回去日本,日方表示,只要汪先生能重组政府,日方可以不要领土、不要赔款,并保证在两年内撤军。”
他这话说的言辞凿凿,不管别人信不信,他自己信了。
高此人留学日本归国后即进入外交部工作。
九一八之后在报纸上发表《最近日本之总观察》,将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的经济、外交、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总结了一番,为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日本的窗户。
文章一发表,即好评如潮。
高某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连发几十篇日本问题的文章,自诩为“日本通。”
由于出色表现,引起常某人的注意,特聘其为国防设计委员会专员,专司研究日本问题。
从此他真的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日本通。
七七事变爆发后,常某人召见他,询问他对中日形势的看法。
高某人侃侃而谈,主动请缨说自己愿意去和日本军方交涉,凭借他对中日两国局势的深刻理解和分析,一定可以说服日本方面,让其主动从中国撤军。
这一刻,常某人才恍然发现,他寄予厚望的这个年轻人竟然在政治上如此幼稚,逐渐失去了对其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