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伙计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挖个坑埋了。”徐增恩厌恶地摆摆手,扬长而去。
一夜无话。
中统局口中的“高手”此刻正坐在办公室看着报纸喝着茶。
猴子一脸戏谑:“处座,听说了吗?昨晚红党和中统的人在大街上厮杀,中统行动组全军覆没。”
张义放下报纸,一脸平静:“因为什么?”
“据说是中统捣毁了红党一个交通站,顺藤摸瓜找到了红党的联络站,谁想抓捕中中了红党埋伏。”
钱小三嗤笑道:“肯定是情报泄露了,看来中统也不安生啊。”
张义赞同的点头说:“中统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确实有可能泄密,再说了,他们内部那么多红党叛徒,谁知道有多少双面间谍呢。”
他话音刚落,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是情报处处长杨荣。
“张副处长,外事训练班发现两名中统特务,你们派人抓捕一下.”
挂断电话,张义讶然失笑。
临澧培训班结束后,马上成立了黔训班,此班因为班址在湘西黔阳县而得名。
该班分为游击、情报、行动、会计、电讯、缉私六个大队,学生900余人。
但这还不够,戴老板为了扩大军统的影响渗透力,又在山城本地开办了一个外事训练班。
这些人毕业后将分配去外交部驻外使馆任职,担任国际情报员。
但培训班对外是以军事委员会和外交部的名义招生的。
抗战以来,各大高校西迁,组建了“西南联大”,所以学校一开始,原北大、清华和教会大学外文系的毕业生踊跃报名。
该班招考时,两个在中统局郁郁不得志的大学生特务不明内幕,也跑来应考。
录取后到了填写军统局人员登记表这关,两人后知后觉才发现所谓的外交人才培训班竟然是军统办的,可这个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两人虽然隐瞒了早就加入中统的事实,但人事处外调的特务很快就查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