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春风思忖了一会道:“这个主意不错,我现在就安排。”
说着他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下午时分,峨眉的山的分光正好。
常某人披着薄呢斗篷坐着轿子出了住处,身边几个警卫环护左右,小心戒备着。
不远处十几个警卫分别在山顶、山腰来回奔跑,这是怕有人藏在山上行刺,提前在做勘察。
军统对警卫工作格外重视,防范严密,毕竟针对常某人的刺杀从没有停止过。
最危险的一次,发生在31年常某人在上海的公馆。
那次他的警卫被人收买,半夜里,冲进来对着他的床上连开数枪。
幸运的是那晚常某人正巧住在夫人的房里,因此才逃过一劫。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公馆二楼虚掩的窗户后有一双阴鸷的眼睛早就盯上了某人。
过了很久,眼睛的主人才收回目光,仰头靠在椅子上打起了瞌睡。
旁边的小桌上放着半瓶酒和一堆鸡骨头、花生米,再旁边是一台猫眼明亮的德国根德电子管收音机。
收音机的正上方挂着一张黑白遗照,是一个年轻的女人抱着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
主人总觉得照片里面的人在看着他,但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谁让她们是支那人呢,谁让他们运气不好呢。
他心里默默想着,突然睁开闪闪发亮的眼睛。
‘总有一天,所有人都会知道,我不叫郝爱国,我的真名叫木村一郎,为大日本帝国建立了多么荣耀的功勋。’
这时候,敲门声响起:“郝师傅。”
郝爱国往嘴里扔了一颗花生米,边嚼边问:
“谁啊?”
“我,小李,食材来了,出来帮忙搬东西。”
“来了,来了。”郝爱国搓了搓脸,一双眸子变得浑浊,缓缓将门打开。
然而迎接他的是几只黑洞洞的枪口。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