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许称呼上的问题,自然也就没人计较了。
当然,这也和通信手段的落后有关系。
老式野战电话虽然解决了149师的通信问题,但在通信效率上明显比不上无线电台。
关继武的部署与命令,最多直接交代到团一级,再由团级指挥员依次向下传达,最终才能传到一线将士们的耳中。
这么一套流程走完,五分钟都是少的了,还得是在各单位需要汇报的问题不多,通信线路绝对畅通的情况下,才能达成。
可现在,149师正在面临三个方向的全面进攻,情况频出。
在防守方地利优势最小的南线阵地,116师已经顺利夺下了战线对面的高地,反倒是对149师的防守部队形成了居高临下的俯瞰之势。
这意味着116师拥有了一块极难被炮兵进行直接反制的炮兵阵地,就算149师可以通过战壕转移,躲避炮火,却无法阻止116师的部队,跟随炮火,缩减攻击距离。
如果116师铁了心要从南线突破,直接使用赵卫红当初提出的“炮坦协同”战术,南线第一道防线被突破,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而北线战场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北部防线外虽然没有明显的高地,但也没有中部防线外这种极其适合打阻击的大平原。
北部防线的主要任务,就是扼守两条极其重要的主干道,防止116师从侧翼突破。
而主干道之外,从主防线一路延伸到前哨区尽头的辽阔区域,都是一望无际的密林。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虽说限制了116师装甲部队的进攻,但也为其徒步部队提供了便利,实在是太适合穿插渗透了!
116师已经调集了全师超过半数的侦察部队,试图在密林的掩护下对149师的阵地进行渗透,已经和149师的北线部队打起了极其惨烈的肉搏战。
渗透与反渗透,穿插与反穿插,正在北线战场的密林中不断上演。
此情此景,就像是两支王牌部队对于先辈们的致敬,纵使惨烈,却谁也不肯率先退后一步!
相较之下,446团反倒变得格外清闲。
战前认为适合装甲部队展开,进攻的大平原,反倒成为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