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重建“灯塔”。
不是复制,而是进化。从集中式数据库变为分布式节点,隐藏于荒漠深处,依托量子通信实现无延迟协同。所谓“灯塔2.0”,根本不是蓝图,而是已经在运行的现实。
他必须去一趟额济纳旗。
但这次,不能以“黎明行动组顾问”身份,也不能靠组织支援。因为敌人已经渗透到了决策层本身。
他撕掉证件照片,剪短头发,换上牧民装束,带上最基础的野外装备,只身踏上西行之路。临行前,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一句话:
>“当规则成为枷锁,违命才是忠诚。”
穿越戈壁时,沙暴频发。他靠着北斗导航前行,每日步行六十公里以上。第七天傍晚,终于抵达坐标点附近。那是一座被风沙半掩的旧兵营遗址,外墙坍塌,杂草丛生。但从空中俯瞰,整个营地布局呈放射状,中心位置有一座圆形混凝土建筑,顶部覆盖伪装植被,极难察觉。
他潜伏至夜间,借助热成像仪观察,发现地下仍有稳定温度输出,说明设备持续运转。围墙四周布设了非制式监控探头,信号频率跳变,规避常规侦测。
凌晨两点,他找到通风管道入口,剪开铁网钻入。内部通道狭窄潮湿,墙壁贴满绝缘材料。行至核心区,透过观察窗,他看到了一幕震撼景象:
数十台量子计算模块整齐排列,蓝光闪烁如呼吸节奏;中央主控台上,投影悬浮着一幅三维地图??正是中国全境军区分布图。每个指挥岗位上,都有一个人物画像缓缓旋转,旁边滚动着评分条:**忠诚指数、应激反应速度、服从阈值……**
而在画面顶端,一行金色文字不断刷新:
>**“第114次人格模拟完成。最优解生成:全面接管倒计时72小时。”**
赵卫红屏住呼吸,掏出微型摄像机开始录制。就在此时,身后传来轻微脚步声。
他迅速熄灯蹲伏,只见一名身穿白大褂的研究员走入控制室,熟练解锁终端,调出一段视频日志。画面上,竟是梁鸿远本人!
“各位同仁,”梁鸿远面带微笑,“‘灯塔2.0’即将点亮。此次我们将不再局限于个别军官改造,而是通过‘认知共振场’技术,让整个指挥链产生同步思维跃迁。简单来说,未来的将军们将不再需要思考,因为他们天然知道‘正确答案’。”
他顿了顿,眼神阴冷:“至于那些仍坚持‘自由意志’的人……历史会证明,他们是阻碍进步的病毒。”
研究员关闭视频,轻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