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出现在协和等顶级医院。
因为食脑变形虫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
而一旦发病,感染者意识到自己需要去医院时,距离自己的死亡,也只有几天的时间了。
根本等不到转院,病人就会死在初次就诊的地方。
譬如罗笛。
前一个晚上开始高烧。
第二天来临海一院看门诊,当场失明,当天就紧急安排手术。
这其实才是他“临海一院忠实粉丝”的奖励。
但凡他去的不是临海一院。
看的不是许秋。
罗笛都大概率会死在那一个晚上。
……
之后的几天,罗笛渐渐恢复。
临海一院这边,已经准备好新一轮的重磅新闻了。
标题、引文等都拟定好了。
《食脑变形虫!全世界仅一百余感染者,大夏所有病人均死亡,临海一院成功救下一位,创下国内首例、全球第五例!》
不过,还得等罗笛彻底稳定下来,一周后第二次复查,确认病灶再次减小时才能发稿。
这段时间里,许秋也恢复了急诊科的门诊、手术工作。
同时,临海研究所这边,在许秋回归后,各项事务也迅速提上了日程。
杨晨曦这边,走了特殊通道,直接向国家提交了人工血管设备外调申请,两周内就能运过来。
也就阜外、杨晨曦有这个待遇了。
换成其他人,以相关机构的办事效率,回复就要等一个月,调运许可也还要拖一两个月。
杨晨曦那边等不及了。
先前说好“带设备进组”,但他按捺不住心情,直接丢下了设备,先坐飞机落地临海。
许秋都有些没想到:“那些设备……”
杨晨曦一摆手:“放心,我让马老在盯着。”
“马老?”
旁边的任超所长愣了一下。
是阜外的心血管老主任马勤?
这可是心外介入领域的殿堂级人物,国内最先提出要搞自己的人工血管的,就是马勤。
从莫种意义来说,任超、杨晨曦这些如今在国内研制人工血管的,都得叫马勤一声前辈。
“这……马老也要来?”任超震惊了。
许秋这一手,把杨晨曦骗过来也就罢了,连马勤都来了!
这是要架空阜外的心血管外科?
当天。
王晟德那边就接到了阜外院长的电话。
他被对方骂了几句后,立马就翻脸。
不过,等知道阜外院长生气的缘由后,他又笑呵呵地任由阜外院长骂了几分钟。
“骂够了吗,再来几句,不然杨教授和马教授我用得不安心啊。”王晟德喝着茶水道。
阜外院长:???
杨晨曦和马勤,都是他一个院长管不了的人物。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基本上就永远留在阜外了。
因为他们早就不在乎什么职称、金钱。
该有的全有了,地位、权利,都基本到了人生的顶峰。
唯一能打动他们的,只有突破领域内难题的机会